在政策和市場雙向助力下,5g商用的推進速度正在持續加快,5g基站的大規模投資建設也開始被提上日程。
雖然5g牌照尚未發放,但各類的場景測試儼然成為三大運營商搶占“話語權”的焦點。
2月12日,中國移動湖北公司與合作方推進了全國首個5g智慧高速公路項目落地。1月底,廣州聯通則表示攜手廣州白云國際機場,正式宣布首個5g信號覆蓋機場網絡正式開通。運營商之間搶占“頭籌”的火藥味十足。
“5g時代有可能成為電信運營市場創造新模式、構建新格局的重要分水嶺,誰能更好地洞察和培育5g應用的廣闊市場,誰能更好地適應和把握運營轉型的方向路徑,誰就會實現更可持續和更高質量的發展。”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在此前的一場會議中如是說。
在政策和市場雙向助力下,5g商用的推進速度正在持續加快,5g基站的大規模投資建設也開始被提上日程。
近日,中國移動官網的信息顯示,將正式啟動2019年普通光纜產品集中采購項目,預估采購規模約331.20萬皮長公里(折合1.05億芯公里)。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移動此次集采將會極大提振產業鏈信心。在5g時代,光纖需求依然非常強勁,5g的競爭正在演變成為一場光纖基礎設施的競爭。
與此同時,區域市場的5g基站建設也開始啟動。深圳計劃在2019年安裝1955個5g基站,以加速物聯網、智能制造和聯網汽車等應用。北京則出臺了5g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19年——2022年)。根據該方案,到2022年,北京5g網絡投資累計超過300億元,實現首都功能核心區、城市副中心、重要功能區、重要場所的5g網絡覆蓋。
中信建投認為,我國2019年起將正式開啟5g建設,2020年起大規模建設。預計未來5g基站量將是4g的2倍,運營商5g建網主體投資可能將達1.23萬億元,較4g投資增長68%。
電信專家付亮認為,多個省市都將5g網絡建設放到了重要位置,將大力推進。而正式牌照發放將視全球芯片和終端的成熟度,由于年中有望出現較好的商用終端,而這正是能否發放正式牌照的條件,考慮到終端需要經過市場的認可,因此5g正式牌照的發放時間很可能在2019年10月——12月,也就是說,最早2019年國慶節前,我國就將發放5g正式牌照。
但從投入來看,5g對于運營商來說確實是一筆不小的負擔。
國信證券表示,由于5g的通信頻譜相對于4g更高,單基站覆蓋面積變小,5g基站數量相對4g大幅提升。此外,基站配套方面,5g站址資源相對更加稀缺。
該機構認為,5g建設將是一個長期過程,保守預測也需要6——7年時間,主設備商將長期收益。為了滿足5g的應用場景,需要更大的傳輸容量和更快的傳輸速率支持,從而光器件模塊需要進行相應升級。
曾經在中興、富士康等公司任職的獨立分析人士羅忠生對記者表示,理性地去看待一個通信技術升級,對整個產業更健康。“5g會讓一些新的應用模型真正開始做起來,如車聯網、工業機器人、巨域物聯網,繼而在未來逐步形成新的網絡應用模型。”
他認為,目前可以看到5g帶來的最大變化是多終端形態的應用,而不是像之前聚焦在手機單一產品上。“而自動駕駛在5g時代能不能得到滿足,實際上還是比較難說的,包括實際組網下網絡的性能能不能滿足,實際組網的區域多大等。反而可能會是車聯網會逐步用起來,先組網,把車連起來再說,類似手機早期的應用。也許自動駕駛會在5g后或6g得到應用,5到8年后。”
此前,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也對記者表示需要謹慎對待5g的投資。“5g實際上被夸大了它的作用,也被更多人夸大了華為公司的成就,實際上現在人類社會對5g還沒有這么迫切的需要,不要把5g想象成海浪一樣,浪潮來了,財富來了,趕快撈,撈不到就錯過了。5g的發展一定是緩慢的。”任正非說。
來源:第一財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