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置疑,我國當前緊固件行業發展的確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建立在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基礎上的,且這一增長方式至今尚未取得根本性扭轉。我國大量出口的低檔次、低附加值、低端緊固件產品,對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
近年來,“中國制造”的緊固件遍布世界各地,這意味著我國的緊固件制造的實力將得到進一步提升,這無疑令人興奮和期待。但是一些信息發布尤其是官方信息和輿論發布來看,往往都是從宏觀走向談現象,僅僅向社會傳遞一些簡單的數據,而缺乏資料和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話題,只讓人們看到取得的成績,卻掩蓋了面臨的問題。
毋庸置疑,我國當前緊固件行業發展的確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這一成績的取得是建立在傳統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基礎上的,且這一增長方式至今尚未取得根本性扭轉。我國大量出口的低檔次、低附加值、低端緊固件產品,對資源和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加上缺乏必要的環境成本核算,國外資本以廉價掠取著我國的資源環境、勞動力等生產要素,并轉化為巨大的利潤,一些企業的老板一夜暴富的同時,將環境欠賬留給了社會。資源環境承載體系的受損和巨大的治理成本,將成為今后發展的嚴重阻礙和承重包袱。
當今拉動我國緊固件行業快速增長的外部需求,很大程度上來源于資源環境的廉價甚至無償供給,許多企業利潤的獲得是建立在對包括資源環境在內的社會財富的掠奪的基礎上。換言之,經濟效益的增長與社會環境的改善速度之間尚遠未成比例,與人民群眾要求全面提高生活質量的預期相比,也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在一個國家或一個行業,惟有知識得到尊重,技術的價值在市場中才能得到應有的體現,綜觀世界上發達國家提出能源降低和機械制造生產污染為零的目標,可見他們的理念和我們有很大的不同。國內緊固件界不少人士總是看重眼前經濟效益,對節能、減排持消極態度,前景堪憂。
“增長就是政績,數字就是真理”在這種理念下,誘使地方官員和一些企業家的投資沖動愿望。近年來,出現了不少規模相當大的緊固件廠點,追求統計意義上的gdp增長,仍然會成為許多地方政府最關注的事情。
科學發展觀是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戰略指南,緊固件行業要將科學發展觀真正落實到實處,關鍵不在于口號,而在于平時的一言一行。
鑒于國內緊固件各地區各企業的能力大小差別巨大,緊固件技術水平差距的跨度很大。按照我國緊固件行業的發展規劃,制定緊固件技術發展路線圖,當前最恰當的中心命題無疑是“節能降耗、減少污染、提高產品質量”,至于具體指標,可以進一步的交流和溝通,或提出符合國情的更合理的具體指標及其詮釋,依靠中國緊固件特有的行業特點和國情,走出一條中國緊固件行業技術發展的道路。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