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番周折之后,波導聯手長豐集團再次進入汽車業。雙方共同組建的發動機研發和制造公司,項目總投資15億元,計劃年產能為15萬臺,預計將于明年10月批量生產轎車、輕客、mpv及suv、皮卡用發動機。
對于此項目,長豐和波導雙方均未透露未來產品將為長豐內部車型配套,還是兼顧全國市場。汽車發動機企業會不會逐步走向內部配套,是汽油機市場的敏感問題。
整車企業紛紛建設
發動機基地
在國外,轎車企業配套的發動機基本上都由自己生產。國內的主要合資企業也大多采用這種模式。前些年,國內大多數自主品牌和產量較小的合資產品,不少發動機是外購的。最近幾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整車企業紛紛加大力度建設自己的發動機生產廠。
奇瑞是先生產發動機后生產整車的企業。1995年,奇瑞從英國購買了一條福特的二手發動機生產線,并于1997年生產出首臺發動機。2001年,奇瑞啟動了“奇瑞動力”戰略。2002年,奇瑞開始與avl公司開展技術合作。2005年,奇瑞總投資額預計超過30億元人民幣的第二發動機工廠在蕪湖正式投產。目前,該項目一期工程已有30萬臺生產能力,2007年二期工程完成后,最終年產能將達到50萬臺。
長城汽車公司也是自主品牌中較早擁有發動機研發生產能力的整車生產企業。早在2000年,長城收購了河北定興縣一家發動機廠,邁出了自造發動機的第一步。2001年,公司投入1.5億元,在老廠基礎上建起了年產10萬臺的新發動機生產基地。2004年,長城汽車公司又追加投資3億元,年產能擴大到20萬臺。
吉利先后在浙江臺州、臨海和上海建設了3個發動機生產基地,目前發動機總年產能為30萬臺。
此外,一汽海馬年產能20萬臺的發動機生產線于2005年動工。比亞迪在今年4月的上海車展上,也展出了排量從1.0l至2.0l的5款自主研發的發動機。有消息說,比亞迪購買了馬自達的舊發動機生產線。
2006年2月,有消息說,重慶力帆要買下巴西一家發動機工廠,將把生產線搬回重慶,2008年投產。
獨立發動機企業減少
與整車企業建設發動機工廠相對應,發動機企業大多與整車企業有良好的資本紐帶關系。
主導產品是491系列汽油機的綿陽新晨動力機械有限公司,1998年由華晨集團與生產內燃機的綿陽新華公司合資興建。2000年,通過上市公司資本運作,新華內燃機集團成為華晨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沈陽新光華晨汽車發動機有限公司是華晨集團與航天新光集團各持50%的合資公司。
成立于1997年的沈陽航天三菱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是由日本三菱、中航汽車總公司、華晨集團、mcic投資公司、三菱商事等共同出資興建的汽車發動機制造企業。
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與哈飛汽車公司原本同是中航二集團旗下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的子公司。2004年,東安動力收購了哈飛汽車的全部資產,成為一家。哈爾濱東安汽車發動機制造有限公司(簡稱東安三菱),則由東安集團與日本三菱等共同出資組建。
汽油機配套會不會走向內部化
整車企業紛紛建設發動機工廠,獨立發動機企業的配套市場是否受到了影響?它們會不會逐步成為集團內部的配套企業呢?
幾家發動機企業的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一致認為,目前市場并未受到任何影響,我國發動機的“體系外配套”還將存在較長時間。
新光華晨銷售部總經理劉慶剛認為,體系外市場仍處在較快增長時期,原因是,即使整車企業著手建設發動機工廠,仍將有一部分發動機需外購,整車集團一定會尋求技術更成熟、質量更穩定、性價比更高的發動機。
綿陽新晨銷售公司副總經理趙勇說,發動機生產對投資建廠、人員經驗和產品品質保證等都有較高要求,獨立發動機企業在技術、人才儲備方面具有優勢,是整車企業新建發動機生產工廠在短期內不能實現的。
目前,新光華晨和綿陽新晨的體系內外配套比例基本都是50∶50。
為哈飛賽馬、哈飛賽豹、東南菱帥、華晨駿捷、長豐獵豹、比亞迪f3等車型配套的東安三菱,對做獨立于整車集團之外的動力總成企業非常有信心。他們認為,中國汽車行業的特點和發動機行業的特殊性為東安三菱提供了發展機遇。盡管自主品牌汽車企業都在規劃自己的發動機生產線,但與整車企業的小批量、多樣化生產特點相比,發動機生產的規模化非常重要。絕大多數自主品牌汽車企業自身無法支撐全系列發動機的大規模生產,外購發動機的需求空間仍然是巨大的。今年,東安三菱的發動機產量有希望達到30萬臺。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