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的磨齒機已經進入世界第一方陣”、“秦川就是有本事的”。這是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名譽會長梁訓蠧在陜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簡稱秦川機床)某系列磨齒機鑒定會上發表的感慨。
據介紹,秦川機床的數控磨齒機占國內75%以上的份額,而且還出口到美國、歐洲等一些國家。秦川機床的龍門式車銑復合加工中心顛覆了國外某公司“就是把圖紙給你們,你們也造不出來”的預言。“這樣的產品,你們造多少,我們就要多少。”這是南京某公司采購主管在驗收秦川機床的風電部件時的興奮之言。
“擺魔方”提升效率
人還是原來的人,設備資源也沒有增加多少,生產效率卻成倍提高。對秦川機床的業務流程重組,一些行內人士說,這就好像擺魔方,結果使人吃驚。
秦川機床利用三年時間,進行了大規模的業務流程重組,把以前多種產品從零部件加工到整機裝配集成為一個生產單元的做法,改變成為專業產品專業生產的相對獨立的經營實體,零部件加工也分門別類地組建起兩個加工廠。對于銷售、研發、采供和制造這些部門,還加強了信息提供,研發、采供服務制造,制造服務售后的職能。實踐證明,這種重組的結果使各經營實體間分工明確、責任落實、考核清晰、協作有序,也正是這種專業職能的鏈式連接與協作職能的環式交叉極大地提升了企業的運作能力,同時企業生產成本、管理成本也大幅度下降。
公司下屬的機床廠在企業實施業務流程重組前年產機床不到100臺,而現在每年可以出產200多臺數控磨齒機。
廠長還算了一筆賬:“如果考慮市場擴大后售前售后業務的增加,機床數控程度的提高,生產效率的提高遠不止兩倍。”公司下屬的機械加工廠廠長說,同樣的人力、同樣的設備資源,現在一年所干的活相當于過去三年的任務總量。從業績比較看,業務流程重組的結果使秦川機床的整體生產效率提高了數倍。
“抓機會”實現突破
“每當看到秦川機床為用戶所裝備起來的生產線時,我就會感到莫大的滿足。”這是秦川機床的首席設計師郭寶安的感慨。
五年前,秦川機床的技術人員和銷售人員在走訪用戶時,發現一些超硬的齒輪在磨削時很容易產生裂紋,工件表面經常發生燒傷現象。回公司后,他們立即組織人力進行攻關,在用戶的協作下,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完全解決了這些問題。大連一用戶介紹說,我們先后裝備了秦川機床的10臺數控砂輪磨齒機,每年就增加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
一方面要解決問題,另一方面也要發現不足,尋找改進的地方,也要把所遇到的問題當做提高自己的機會。“用戶反映的問題往往會為我們創新技術和工藝提供最直接的信息。”秦川機床研究院副院長王俊嶺用發現附加值的思路來處理用戶反饋的信息。
在分析了機床市場對加工效率的急切需求后,秦川機床的設計人員加大了對數控蝸桿砂輪磨齒機系列產品的換代研制力度,新產品的快速制造,不僅滿足了用戶在工件幾何精度方面的要求,而且使加工效率大大提高。用戶的訂單也大量涌入秦川機床,據了解,在今年6月份,該系列機床的銷售合同就已經簽訂到了2008年下半年。
“善于發現不足之處改進自己,還善于研究高端市場提高自己”,秦川機床把這種做法稱為“推挽式自主創新”方法。堅持走這條路,秦川機床在數控機床、塑料機械、鑄造、液壓技術等方面擁有了40多項專利,企業負責或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技術標準60多項,先后開發出了200多項具有國內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的新產品,50多項獲得了國家、部和省級科技進步獎和優秀新產品獎。秦川機床的磨齒機獲“中國名牌”稱號。2006年9月份,秦川機床改進后的數控磨齒機成功銷售到了美國,實現了進入美國高端市場零的突破。該機床不僅生產效率明顯高于國外某公司的同類型機床,而且經受住了“三班倒”的考驗。
“走出去”劍指高端三個人、三百萬、只能做三年。
這是人們對海外投資所做的總結。而秦川機床并購聯合美國工業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美國拉削機床刀具公司,則使這一“三三”神話不攻自破。
并購聯合美國工業公司,并非一買了之,秦川機床把它當做望高端市場的窗口、與對手同臺競技的平臺、銷售網絡的協同渠道。這一舉動不僅使自己的機床利用海外子公司實現銷售,也能夠通過國內銷售網絡使海外子公司的產品成功進入中國市場,首次訂單達100萬美元。
在走出去的過程中,秦川機床的董事長龍興元還有著一段難忘的經歷。幾年前,剛擔任董事長不久的龍興元主動與某國際機床巨頭商談合作事宜,對方提出讓秦川機床放棄自有技術和品牌的條件,龍興元說,秦川機床是中國的民族品牌,絕不能丟!他們毅然做出了“引不進來,我走出去”的戰略決策。除建立高端市場橋頭堡外,秦川機床還吸收國外優秀技術人員共同開展業務,目前已在北美初步建立起研發、銷售、服務與部分關鍵部件制造的“四位一體”的企業海外功能系統。
看到國內一些低附加值產品的出口,龍興元說,“秦川一定不能走賣鐵、賣勞務的路子。”秦川機床調整了機械零件和鑄件的出口格局,加強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機床產品的整機出口。他們建立了海外代理網絡,變直銷為代理銷售,使公司出口業務得到快速提升。產品除出口到美國、韓國、日本、東南亞等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外,在“2007年印度國際機床展覽會”上,秦川機床同時簽訂了2臺數控齒輪磨床,隨之還出口了數臺數控齒輪磨床和大量機床工具。
“誓做大”戰略重組
2006年11月,原秦川機床集團有限公司、漢江工具有限責任公司、陜西漢江機床有限公司合并組建陜西秦川機床工具集團有限公司,并投資參股寶雞機床廠,實現了陜西省機床工具行業優勢企業的強強聯合和優勢互補。
重組集團公司,為秦川機床實現“研發協同、制造協同、銷售協同、采購協同和人力資源協同”奠定了基礎。為此,秦川機床將斥資數十億元進行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并增加技術研發投入資金。重點發展精密、復合、特種、大型數控機床產品集群;發展數控車床、加工中心等通用數控機床產品集群;構建汽車零部件產品集群;打造齒輪加工裝備產業鏈;構建塑料機械及木塑材料、成品裝備產業鏈;構建國內復雜刀具、數控刀具以及出口刀具的產品集群;興建功能部件產業園;興建精密鑄件工業園;建設齒輪及特種加工研發工程中心,策劃在美國、德國設兩個國際站。通過建設“一個中心、兩條產業鏈、三大產品集群和三個工業園區”等舉措重塑秦川機床產業格局。
大發展需要大手筆,秦川機床在做精做強后開始進入大提速的軌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