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府烏魯木齊一發明人用了十幾年時間研制出背負式手提摘花機,可是因為無力向市場推廣,發明人只能眼睜睜看著他的發明無用武之地。
11月8日,記者見到了發明人張良訓。
張良訓今年67歲,有30多年與機械打交道的經歷。2007年,經過反復改良,張良訓的背負式手提摘花機問世。使用者只要輕按一下腰間的小開關,將“機械手”對著棉花,不一會兒棉花就被“吃”干凈,棉花和干葉也自動分離在兩個袋中。
張良訓說,模具制造前后花了近100萬元。他現在負債累累,沒有能力進行市場推廣。他說,這個產品一個小時大約能摘20多公斤棉花。按今年一公斤棉花平均0.8元計算,一天摘10個小時,一天就收入160多元。手提摘花機如批量生產,到農民手中大約是每臺5000元。產品中最值錢的電機使用壽命為10年,電池也可用5年。他希望有實力的企業能投資生產,給新疆各族棉農做點貢獻。
這個新產品今年9月獲得了國家專利授權。該產品技術標準10月23日通過了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認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