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非洲流傳著一則獅子和羚羊的故事。每天早晨,當羚羊醒來的時候,它知道自己必須比最快的獅子跑得還快,否則它將會被吃掉。而每天早上,當獅子醒來的時候,它也知道,自己必須跑得比最慢的羚羊要快,否則它將會被餓死?!?
被譽為中國“車橋大王”的遼寧曙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進巔,特別推崇這個故事,他不斷地要求自己和企業的每一位員工必須早起拼命地奔跑。
1984年,李進巔從遼寧丹東市交通局下海經商。因為對車橋的生產制造和市場情況比較熟悉,李就選擇了從這個領域切入。1984年底,李進巔帶領9個伙伴、自籌7萬元資金白手起家創建曙光。經過20多年的努力和創新,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已成為一家總資產31.9億元的上市公司,擁有黃海汽車和曙光車橋兩大中國名牌,員工總數達到7100人,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汽車及零部件集團。
20多年的歷程,李進巔從官到商,再到代表中國制造企業,參與國際競爭,一路走來,跌宕精彩,也頗多感慨。近日,這位中國“車橋大王”在上海接受了本報記者專訪。
一臺手搖機床起家
像所有民營企業的創業一樣,李進巔的創業之路也充滿了艱辛。
李進巔回憶,“當時我們出來創業的時候是非常艱苦的,租借了這樣一個二十多平方米的‘偏廈子’做廠房,租借了一臺手搖式的機床做我們唯一的設備,又租借了六平方米的衛生間做我們的辦公室?!?
李進巔講的“偏廈子”,就是在主房子旁邊,再接下來一個一邊高一邊低的,便于流水的這樣非常簡易的建筑物,往一邊偏、傾斜的建筑物叫“偏廈子”。就在這樣非常簡陋的情況下,李開始了創業。
李依舊清晰地記得,在一個風雪交加的晚上,他和同伴們第一次生產出了自己的汽車車橋。
“1984年的冬天在我記憶中是特別寒冷的,大雪交加、北風呼號。我們窮的買不起爐子,所以弄來個大鐵桶割掉一半,這一半做的大爐子放些大木柴取暖。產品做出來以后上了實驗臺,那是12月30號的晚上了,工廠都已經放假了。當時我們抱著非常像父母期待自己嬰兒降生一樣的期盼,甚至還有點恐慌的心情,期待這個產品一次就能成功,如果這個產品失敗了,會對我們的創業帶來重大打擊?!?
李進巔一直記得那個瞬間,“當第一個產品212型吉普車的車橋上了實驗臺,非常均勻地運轉起來以后,大家一個個都蹦起來了,互相握手祝賀,我們都穿著油乎乎的棉襖,棉襖上還有一道道縫……那已經是深夜了,但我們沒有感到寒冷?!?
東北第一家上市民營企業
從成功開發了獨立懸架的車橋以后,在國內一系列產品中,曙光取得了領先地位,從而形成了曙光獨立懸架獨霸天下的局面,僅僅用了十年時間,曙光的車橋就成為行業的領先者,號稱中國的車橋王。
2000年,曙光集團邁進了資本市場的大門,成為東北第一家成功上市的民營企業。
李進巔說,當時對上市公司只有兩次向發審委答辯的機會,第一次審查曙光未能通過。如果第二次再審查仍然通不過的話,就被取消上市資格。
曙光的總會計師當時跟著李一起跑上市,二審前夜,一夜之間嘴上就長滿了大水泡,吃東西都沒法張嘴。他們連夜重新把材料又整理了一遍,重新把問題再梳理清楚,期待在第二次發審委審查的時候,一次通過。
但在第二次審核時,當面對神情嚴肅的11個審核人員時,在短短5分鐘的陳述時間里,李突然改變了原本想說的話。他簡單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中國的國力和世界上那些發達國家的國力比較起來是比較弱的,中國國力所以弱是因為中國的企業弱,中國缺乏外國那么多的500強企業,所以我今天爭取上市的目的就是使我們的企業強大起來,希望發審委們能同意批準我上市……”
如果上不了市,李進巔甚至有了一種不敢回丹東的感覺。丹東市的父老鄉親希望曙光上市對丹東市的經濟有所推動,如果他失敗,又怎么給江東父老一個交待?
幸運之神再次眷顧了李進巔。2000年底,曙光股份(600303)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李進巔帶領曙光股份從此邁入快速發展的道路。
民企要學習“羅文精神”
李進巔最愛讀的一本書是《致加西亞的信》,他在若干個場合談到這本書。
“美西戰爭時期,美國的總統當時要找到西班牙的一個反抗軍的首領加西亞將軍,他就找到一個叫羅文的人,讓他去古巴找加西亞將軍。而羅文拿到美國總統的信以后,并沒有問加西亞在什么地方,長什么樣子,而是把他的信默默地用油紙包了包,放到內衣的口袋里就出發了。事隔半個月之后,羅文穿越了古巴的崇山峻嶺,把信交到了加西亞手中,使美國取得了美西戰爭的勝利?!?
李進巔認為,羅文的這種精神對民企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民營企業是靠自己在市場經濟中摸爬滾打,自己去尋找商機,自己給自己創造生存的條件。
李進巔介紹,“曙光白手起家的時候是個個體戶,當時中國的工商管理機構有一條明文規定,就是個體公章中間不能帶五角星,這樣個體公章只有酸楂那么大。為了取得進入市場的通行證,我們進行了體制的創新,就找到了農村的村委會,我當時跟他們講,每年我給你們2萬元管理費,再給1萬元救濟貧困農民,這樣我拿了3萬元買了一頂紅帽子帶上了村辦企業的招牌,我的企業公章也變成了有紅五角星的大公章,從而取得了走向國際的通行證?!?
李進巔說,“市場經濟不同情弱者的眼淚,只相信勝利者的花環,現實就是這樣。”
從中國制造邁向中國創造
現在的曙光汽車早已今非昔比,資料顯示:在2007年,中國機械500強排名中,曙光汽車比去年又提升了13位,現在達到了93位,公司兩大品牌——黃海汽車和曙光車橋雙雙入選了中國名牌產品,公司被國家認定為整車出口的基地企業。
中國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在要調整經濟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背景下,李進巔也在思索曙光汽車的未來之道。
“開工就沒有回頭箭,曙光要堅定不移地積極嘗試著從制造到創造的轉變,盡管這個轉變還只是剛剛開始。”李進巔說。
他認識到,企業只有靠產品創新才能在市場上尋找到新的奶酪,所以創造獨具特色的名牌產品,就是企業從制造到創造的轉變。而同時,“在從制造到創造的進程當中,我們也必須清醒認識到,因為關鍵技術和核心的競爭力是要不來換不來也是等不來的。”
在2005年北京組織的奧運招標采購會上,黃海客車參加11個車型的競標,其中9個獲得第一名,兩個獲得第二名,奪得了被業內人士稱為空前絕后的整車1160輛的訂單,今年又向北京銷售了1069輛的黃海高檔客車。從而使黃??蛙嚝@得2005年中國城市客車最具競爭力的企業獎、亞洲客車最大巴士制造獎等榮譽。
在加強自主研發的同時,曙光汽車2005年開始引進技術,與德國man公司簽訂了技術引進協議,迅速將黃??蛙嚨腷rt技術、電動技術等提升到了世界一流的水平,適應了黃??蛙嚠a品向高檔化發展的要求。
李進巔介紹,曙光公司的戰略目標是打造兩大品牌,開拓國內國際兩大市場,參與全球化的競爭?!拔覀円獱幦〉?010年的時候銷售收入有十分之一來自海外市場?!崩钸M巔說。
■人物簡介
李進巔,1946年出生于鴨綠江畔的遼寧省丹東市,現任遼寧曙光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20歲時進入機關任秘書;24歲任丹東市交通局領導組成員。1974年,調入丹東市革委會任宣傳組長、部長。1984年,在李進巔38歲的時候,進入商海,在汽車領域里一搏就是二十年。曙光股份(600303)于2000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為東北第一個上市的民營企業。榮獲全國機械工業“勞動模范”、“第五屆全國優秀創業企業家”等稱號。
■人物語錄
“曙光汽車成立于1984年12月8日,那一年風特別大,雪也特別大,有一天我們干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連門都推不開?!?
“很多所謂高深的管理理論,說到底、說白了,都是圍繞著成本、質量、產品這三種東西展開的?!?
“如果一個企業沒有自主創新就會失去活力,我們處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產業末端,最后就會被市場無情淘汰?!?
“憑一張舊船票登不上新客船。曙光只有再書寫今天、明天的故事,才能夠繼續前進和發展?!?
■創業故事
背著門板闖市場
李進巔剛生產出自己的產品不久,聽說新疆要開汽車展銷會,他馬上帶著曙光的第一個產品上路,啃著冷饅頭,坐了4天4夜的火車到了新疆。雙腳浮腫的他來不及休息就去了展銷會現場,可由于沒有“合法”展位,李進巔背著一個糊了自己產品廣告的門板四處和管理人員“打游擊”,幾天游擊戰下來,最后烏魯木齊火車站附近的一家修理企業感動于李進巔的真誠,答應試用曙光的產品。
曙光打開了這家企業的大門,也由此打開了新疆售后市場的大門——這曾是曙光創業期的主市場。
提起這個客戶的知遇之恩,李進巔現在仍是一臉感動,“不管有沒有重大業務談判,我每年都要親自去新疆一兩趟,就為感謝故人。”
企業辦起來后,為了緩解資金上的壓力,又使公司的資本干干凈凈的快速積累。李進巔挖空心思地找到了一個好思路,他將曙光掛靠到北京的一家社會福利企業旗下,從而享受政府的免稅待遇。
正當企業發展挺順利的時候,一場橫禍從天而降。1989年8月的一天,由于李進巔掛靠的那家公司要撤銷,而這家公司在撤銷之前卻想強制把李進巔的工廠以250萬元賣出去。
“聽到這個消息以后,我感覺就像五雷轟頂似的一下懵了,只覺得血一下子就沖到了腦袋<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