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臺路春節景觀照明工程
天府廣場春節景觀照明工程
成華公園里孔雀造型的彩燈
琴臺路上,全彩激光呈現出時空隧道;文殊院掛滿的燈籠,已經為成都增添了不少年味兒;天府廣場上的染色燈將樹木變得時而紫色時而紅色;公園里的光影互動游戲吸引了不少孩子參與……春節假期日漸臨近,成都的景觀照明利用各種新技術新理念,為廣大市民與游客奉獻一場文化與視覺盛宴。記者昨晚打探到,大部分照明效果已經呈現出來。
琴臺路
打造激光時空隧道
全息演繹文君故事
站在琴臺路入口,燈帶勾勒出的古琴臺路輪廓呈現出來,美輪美奐的光與影的追逐,“步步生蓮”為你的腳下帶來一陣欣喜……這是記者昨晚在琴臺路看到的已呈現出的光影盛宴。據介紹,在通惠門入口處左側,正在完善全息技術演繹歷史文化故事這一項目,“除夕之前就會全部完成,屆時全息技術投影到一塊幕布上,演繹卓文君愛情故事、戲劇和皮影,外面看上去就像亭子里有個真人在表演一樣。”琴臺路亮化提升工程項目總設計師陳方前向記者透露。
同時,在琴臺路的另一端,將利用10w全彩激光打出時空圓形通道,配合兩臺高瓦數霧機向上噴霧渲染,時空隧道由此而生。還有龍騰新春燈光秀、水霧激光表演、燈的世界燈視覺秀演展示天府文化。同時,通過燈光互動展項營造,塑造新經濟消費場景。
據介紹,除了琴臺路,春節期間天府廣場、339天府熊貓塔、錦江綠道、人民南路和寬窄巷子在氛圍營造上均將采用視覺科技手段,展現天府境界,表現文化內涵,讓游客在這里不僅能感受到節日的濃厚氛圍,還能體驗到現代天府文化的魅力,同時也可以體驗蜀都3000年變革,為廣大市民與游客奉獻一場文化與視覺的盛宴。
“我們利用光影演繹、光影互動、視覺科技手段,拓寬表現形式。我們在錦江邊的公園也是通過視覺科技展示山海經,利用3dmapping精準對位投影技術,以其震撼+新奇、炫酷+高科技的特點結合我們的故事內容進行視效演繹,讓所有物體表面都轉變成動畫,實現物體與動畫的完美融合,以此產生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陳方前介紹,穿越沉浸式體驗空間,以蜀文化元素為出發點,以知識傳播為落腳點,通過時光穿越、現代、前沿、全新的數字多媒體手段,以蜀文化為內核、視覺為形式、互動為手段、場景為經營,為成都人民新年帶來新活力,助力沉浸式體驗空間所在的成華公園提高知名度、吸引游客。
天府廣場
樹木光影變幻莫測
燈光如跳動的音符
記者在天府廣場看到,左右兩側的染色燈將樹木都變成紫色、黃色、紅色或藍色,借著一些仿生燈具,以及外圈內圈的大小燈籠,一旁的成都博物館外立面立透光,使天府廣場周邊提色增量了不少。
記者了解到,天府廣場內圈綠化帶裝飾發光小燈籠,內圈銀杏樹上懸掛星星燈加以點綴,猶如跳動的音符,廣場中部綠化帶安裝的光影球,讓樹木更加變幻莫測。除了天府廣場外,寬窄巷子、琴臺路、少城片區、文殊坊片區等節點在景觀照明氛圍營造時,還在建筑立面、廣場綠化帶等處增加了投影燈、染色投光燈、洗墻燈、滿天星流星雨燈飾、log圖案燈、線條燈、瓦楞燈等燈具0多個,采取在牌坊處增加投影燈光設備,更換老舊光彩燈具、在道路中間綠化帶增加樹掛滿天星等裝飾燈具的方式。
作為中軸線的重點點位,人民南路華西牙科博物館及川大華西校區門口、人南立交橋下區域、天府立交橋下區域的局部景觀照明氛圍營造時,增加染色投光燈460個、洗墻燈1000米、滿天星燈飾0串。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在節日燈飾氛圍營造中,還發動了社會商家參與到“點亮蓉城”中來,“春熙路鹽市口商圈及太古里片區、文殊坊片區、武侯祠錦里及天府芙蓉園片區等55處節日燈飾的氛圍營造中,平臺公司和商家都積極參與進來。”市城管委景觀照明處相關負責人介紹。
此外,我市還開展城市照明“增量補建、巡查巡檢”工作,市照明處指揮中心集中組織對全市所有道路路燈、庭院燈、廣場燈、游園燈、河堤燈,下穿隧道(含下穿隧道船槽兩邊)以及各類對市民開放的公園、公共綠地等城市道路照明設施全面排查維護檢修、補建增量。(完)
來源:中新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