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行業走勢風向標,寶鋼近日大幅上調明年一季度主要鋼鐵產品價格,是否會帶動明年一季度國內現貨價格的整體上揚?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漲會否影響主要用鋼行業機械行業的利潤增長?下游企業該如何未雨綢繆?
針對問題一,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羅冰生11月26日明確表示:“與今年相比,明年一季度國內鋼價漲幅或將更大,國內外鋼價都將保持高價位運行。”
針對問題二,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蔡惟慈11月24日預測認為,今年全年機械行業利潤總額增長40%左右;明年增速將有所減慢,利潤總額增長20%左右。
針對問題三,蔡惟慈建議,機械企業應調整發展方式,加快轉型,由重“硬”輕“軟”轉向“軟硬兼施”,努力將指導思想由重“量”向重“質”轉變。
明年鋼價或將高位運行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鋼鐵生產的成本增長了12%左右,其中煉鐵成本更是大幅增加。
羅冰生在11月26日舉辦的鋼鐵行業兼并重組與企業發展研討會期間對記者表示,“從當前鋼鐵行業所需原料、燃料價格走勢看,鐵礦石、焦煤、煤炭等原料價格均有很大幅度上漲,加上海運費價格大幅上揚,部分企業進口鐵礦石的到廠價格已超過每噸1500元,煉鐵生產成本達每噸3000元以上,這樣的高成本使企業無法繼續生產,一些企業已因此停產或減產。”
他分析認為,由于成本、運費不斷上漲,鋼鐵生產低成本的歷史已經結束,鋼材價格相對高位運行是必然結果。在此背景下,寶鋼近日大幅上調明年一季度鋼材價格無疑令鋼鐵業界為之振奮。
中鋼協財務資產部主任屈秀麗在電話中對記者說,由于寶鋼遵循季度定價原則,與當前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相比,其今年四季度價格定位相對偏低,明年一季度價格上調仍屬于補漲范疇。
從國內宏觀環境看,明年國家或將繼續出臺一系列新的調控政策措施,如出臺新的礦產資源收費標準,企業的環保成本、資源成本將繼續增加。中鋼協預計,明年鋼鐵產品價格將呈高位運行態勢,與今年相比,明年一季度價格增長的幅度或將更大。
機械行業應重視成本增加因素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應對鋼材價格大幅上調,多數機械行業企業表示將相應提高工業品價格,希望將新增成本轉移到下游企業。
相對季度、月度、星期為周期的鋼廠調價頻率,機械行業相關產品的價格調整速度相對緩慢。對于已經簽訂的半年或一年期合同,因鋼價上漲而帶來的利潤下滑,也只能由機械企業獨自承受了。
專家認為,由于鋼材價格處于高價位,其下游行業,如機械制造、家電、造船、集裝箱等行業都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其中,占全國鋼材消費總量39%的機械行業更是首當其沖。
蔡惟慈表示,除了儀表等行業之外,機械行業的其他用鋼大戶都將受到成本大幅上漲的影響。
蔡惟慈說,今年前三季度黑色金屬平均價格同比上升9.1%,其中,鋼材平均價格同比上升8.6%,上升幅度較大的品種依次是中板、線材、型材、焊接鋼管、優質鋼材、薄板等。
盡管煤電油運的供給總體未顯緊張,但國際市場油價不斷攀升,鐵礦石及海運價格也屢傳漲聲。從諸多跡象判斷,明年國際國內的能源及鋼材等原材料都面臨著不斷加大的漲價壓力,這些壓力必將向下游傳遞,加之貸款利率提高,匯率變化,企業財務費用必將增大,從而使機械工業的成本增加。
蔡惟慈預測,與上年相比,今年全年機械行業工業總產值將增長30%左右;利潤總額增長40%左右;進出口總額增長25%以上。預計2008年工業總產值將同比增長25%左右;利潤總額將增長20%左右;進出口總額將增長20%左右。
蔡惟慈結合機械工業當前發展的實際,建議企業在產出和投入兩方面必須重視由“硬”向“軟”的調整,一是產品發展的視野要由通用的大路貨向專用的差異化、個性化、特色化產品拓展;二是產能增長的重點要由主機向關鍵零部件領域拓展,要千方百計掌握關鍵零部件的關鍵技術,獲得關鍵零部件的發展主導權;三是要由注重有形的產品、廠房、設備的產出和投入,轉向更加重視無形的技術創新(包括產品和工藝兩方面)、現代制造服務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育。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宋曉剛建議,企業應通過兩種渠道消化成本上漲壓力:通過內部自主創新、節材等手段,提高企業贏利能力;及時調整新訂單的產品價格。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