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之前盼著架路燈,如今架了卻不落好,為啥?老農的話打臉偽專家
2019-02-02 00:59來源:豆在農村//
原標題:之前盼著架路燈,如今架了卻不落好,為啥?老農的話打臉偽專家
大家好,這里是“農村小毛”,每日分享農村各種資訊,趣事,習俗,現象和各種趣味冷知識,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想要持續收看更是三農新鮮事,記得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安了路燈,專家:為啥沒落好?老農說了5話,字字說到心坎里
新春佳節即將到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喜悅,特別是外出打工的農民,在外漂泊了一年,終于能好好的和家人團聚了。筆者作為外出打工的一員,前天也回到了農村老家,除了心情高興外,還有難以抑制的激動,因為現在的農村,家家戶戶買了轎車,之前的土坯房也被一棟棟的磚瓦房所代替,泥巴路被水泥替代,隨處堆放的垃圾也不見了蹤影,每個農民的精神面貌更是煥然一新。
特別是農村路燈的安裝,更是讓農民拍手叫好。因為之前的農村,每到夜幕降臨時,就籠罩在了一片“黑暗之中”,農民無奈只能窩在家里聊聊天,打打牌。尤其是晚上回家,心理膽怯的不得了。而現在這些擔心在路燈安上后也沒有了,農村路燈不僅給夜晚出行的農民帶來了光明,更為為現代人們快節奏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方便。
農村安裝路燈給農民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不過有的地方的農民在安裝了幾年后,卻開始有了不同的怨言,有的甚至哭笑“還不如不安”。這也讓有的專家想不通:為啥還沒落好?對此有的老農說了3句話,打臉偽專家。
第一、路燈的的安裝不合理。
安裝路燈農民自然高興,但美中不足的是,路燈的質量參差不齊,有的農民就抱怨,在建造路燈時,自己所在的地方根本沒有設計圖紙,一些施工隊伍也沒有資質,就是憑著自己的經家里等,比如:燈桿的安裝高度是8米,那么間距在24米,而在農村個別地方8米的燈桿,距離卻是30多米。
第二,路燈的質量參差不齊。
在農村,有的細心的農民就發現,有的燈的效果不好。單一光原太少效果不理想,工藝質量上存在嚴重的參差不齊,不過這到無所謂,至少能把路點亮,但是讓農民想不通的是,有的路燈從安裝到現在根本沒著過,平時就算了,這大過年還是黑漆漆的,這也讓大多數農民感嘆,完全成了擺設。
第三,路燈的后期沒人維護
都知道,每個村集體的經濟情況不同,因此有的地方路燈相對規范點,但是經濟能力差的地方,路燈一旦壞了,干脆不管了。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