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文 施向輝/攝)臨近春節,一盞盞路燈照亮著大家回家的路。絢爛美麗的亮化,營造著美好的節日氣氛。為了保障大家的出行安全,讓南京的夜更美,南京市城管局路燈管理處147名“路燈人”在守護著城市的光明。1月30日,現代快報記者親身體驗了一回 “路燈維修工”的工作,他們高空作業如履平地,不論炎夏還是寒冬,他們都在路上。萬家燈火的背后,是他們辛勤的付出。
記者腿發抖,他們高空作業如履平地
1月30日傍晚五點,室外溫度很低。當很多人都準備下班時,于偉、何森海、魏建強的工作才真正開始,他們是南京市城管局路燈管理處亮化維護所的維修工人,春節前,他們忙著巡查、檢修各處的亮化線路。
西干長巷城墻段進行了亮化,當晚,何森海要坐工程高駕車到達城墻頂部,進行檢查。現代快報記者系上安全帶,跟隨他上了工程車。“站穩了啊。”何師傅特意叮囑記者,說著就操控起面前的工作臺,搖臂緩緩升起,平臺猛得顫動了一下,記者的心也懸了起來。平臺慢慢上升,當到達離地面十幾米處時,記者感覺平臺在搖晃,眼睛都不敢朝下看。
到達城墻垛,何森海忙著檢查燈帶、橋架有沒有安全隱患。“平時我們是巡查,春節前,我們還要全部檢修一遍。”他說,有時候是燈帶、燈泡壞了,有時候是橋架脫落了,有時候是線路老化了,不管遇到什么問題,都要第一時間解決。
“16米不算高的,有些樓宇亮化有20多米,最高的上過30多米的。頭一次跟師傅上來也會害怕,腿有點軟。”他說,時間長了就習慣了,現在跟站在平地上沒什么兩樣,遇到更高的,還會派“蜘蛛人”,坐在吊板上維修,那難度更大。
這群“夜行俠”,不論寒暑都在路上
何森海是名90后,干這行已有3年,小組里還有老師傅于偉,干這行18年。魏建強,25年工齡。
亮化維護所一共16人,維護著主城區80萬盞亮化燈,他們3個人就分管著南京城南地區15萬盞亮化燈。
忙得過來嗎?何森海說,三人分工,每個人管著不同的片區,以他來說,集慶門到武定門城墻一段、太平南路、夫子廟等處都是他負責的。每天下午兩點上班,工作到晚上10點。晚上6點后亮燈了,他就騎著電動車,到處巡查,記下不亮的燈點,白天時再來維修。他每周要在城墻上暴走近6公里,對城墻上的燈光做一次巡查。“大面積的亮化主要是在周末開,那時也是最容易發現問題的時候,所以周末晚上我們都在路上。”
因為是戶外作業,最難熬的是夏冬兩季,于偉告訴現代快報記者,南京夏天悶熱,在戶外作業一會,就渾身濕透,一天下來,衣服濕了干,干了濕。冬天,尤其是雨雪天氣,凍得透心涼,雨雪天之后,路燈故障率增加,維修量也會增加。
工作時間大多在晚上,他們陪伴家人的時間也非常有限。于偉對家人有點愧疚,孩子上到六年級了,沒怎么去接過放學,輔導功課更不可能了。晚上在家吃飯的次數都屈指可數。
何森海沒時間去談個對象,“一般約會都是在晚上,那會我都在路上。”
147人守護南京90萬盞照明設施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南京的路燈是白熾燈,后來變成了高壓汞燈、高壓鈉燈,近些年則變成了led燈。路燈維修工技能也與時俱進,可不是大家想象的簡單換燈泡,他們要應付各種突發事件,還要會簡單的編程。
何森海說,如果遇到大面積的線路問題他們就得搶修,那就沒個時間點了。一次受天氣影響,雙橋門立交的亮化出現了大面積故障,他們一直在現場搶修,吃飯也顧不上了。春節期間,他們還要像平時一樣進行巡查,對重點區域進行保障。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