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ia《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和數據相關權利白皮書2018》在蘇州發布
2019-02-01 14:29:44 人民網
2019年1月24日上午,由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主辦、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院、蘇州工業園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辦的《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和數據相關權利白皮書2018》新聞發布會在蘇州工業園區維景國際大酒店成功召開。
494 306 >
發布會現場
本次會議上,《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和數據相關權利白皮書2018》(以下簡稱白皮書)正式同步對外發布。來自人工智能產業、學術、知識產權等多個領域的領導、專家和學者出席了發布儀式,并就白皮書的發布以及人工智能產業的知識產權和數據相關問題做出了精彩的致辭和演講。
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王延峰首先向與會嘉賓致歡迎詞。他指出,如何加強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是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和產業化發展的關鍵一環。鑒于知識產權領域的爭端和訴訟已經頻繁發生,我們迫切需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意識,這也是白皮書發布的重要背景。同時,王延峰院長表示,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學術與知識產權工作組的組長單位,負有白皮書編寫的責任,至少要在未來五年、十年持續開展這項工作,為國家整體的產業發展提供智庫和智力支持。另外,他還希望與會的產業界、法學界、知識產權界的各位嘉賓們可以對人工智能領域的知識產權和數據相關問題以及白皮書本身提出更多的建議和見解,在后續深度關注和參與該領域的研究,共同為中國ai產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中國知識產權發展聯盟秘書長周硯對白皮書的發布表示了祝賀,她在致辭中指出,“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的驅動力量,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是大勢所趨,我們要把握好這個機遇的話,現在要面臨的挑戰還是非常多的。作為一項顛覆性的技術,人工智能對就業的結構、社會倫理等方面都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尤其在知識產權方面,人工智能已經對現有知識產權體系提出了多個方面的挑戰,比如說人工智能生成作品著作權問題,人工智能本身是否可以受到專利的保護等問題已經顯現,應該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同時,她還表示,本次《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和數據相關權利白皮書2018》的發布,在全國是第一次,開了先河,也希望后續白皮書能夠提供更多詳實的數據和相關分析,在行業當中慢慢地把這項工作全面性固化下來。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總體組組長孫明俊出席發布儀式,并代表她所在的中國信通院研究團隊做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水平的分享。她從人工智能產業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對人工智能產業圖譜做了詳細的解析。目前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呈現出兩個顯著特點:一是倒三角,即應用驅動型,基礎理論、基礎技術較為薄弱;二是傳統行業擁抱人工智能的態度和決心遠超其他技術,如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這對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此外孫組長還表示,從整個人工智能的發展歷史來看,產業要發展需要很多的保障,比如法律保障、安全保障、知識產權保障等,并就中國信通院在標準測試方面的工作做了基本介紹。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和信息化局局長許文清為大家介紹了園區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概況。他指出,園區產業結構在電子信息、高端精密制造方面都有布局,在信息產業上也布局了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為主的重點產業。以人工智能和知識產權相結合的工作也做得很有成效,去年年底剛獲批的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也將在2019年落地,這對園區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將有重要的意義。此外,他還表示知識產權跟人工智能的結合以及白皮書的發布將對蘇州人工智能的發展起到更好的促進作用。
在隆重的白皮書發布儀式后,aiia學術與知識產權工作組組長、此次白皮書主編、上海交通大學蘇州人工智能研究院執行院長俞凱教授對白皮書進行了要點解讀。他首先介紹了白皮書的編制背景以及編委會的人員組成,并對聯盟會員單位、編委會所有成員的辛勤付出表示了感謝。他介紹說,白皮書主要結構包括知識產權和數據相關權利兩部分,并從技術、企業、行業等方面介紹了各個環節涉及人工智能技術的相關知識產權內容。他還告訴大家,對于具體的企業來說更重要的是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知識產權的價值評估,這些在白皮書中都有介紹。關于數據相關的權利部分,他就企業間數據競爭和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舉了相關案例為大家作了具體的解釋。最后,他也期待未來能在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與知識產權領域有更加細致和深入的研究。
上海交通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孔祥俊在以知識產權和數據相關權利為主題的演講中提到:“人工智能涉及到的知識產權有很多,比如商標、商業秘密、專利、版權和其它的知識產權,這些都需要從不同角度來進行保護?!彼€解釋道,雖然人工智能從技術和概念領域來說是一個新的內容,但是從法律領域來講首先還是使用現有的法律體系和制度,而且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有很強的繼承性和延續性,同時知識產權保護也從來是有層次性和平衡性的。所以說,知識產權的保護不是范圍越廣、保護越強就越好,主流觀點從來沒有對保護范圍、保護期限有恰當的標準,保護過度就不利于創新。
蘇州工業園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馬迪對蘇州工業園區人工智能產業向與會嘉賓作了相關介紹。他說,園區連續三年在全國219個全國經開區綜合排名第一,截止2018年底,園區的專利數達到了381件,發明專利申請量0多件,同比增長40%。從產業環境來說,園區政府從企業創業成長到成熟期都有全流程政策覆蓋,人工智能對人才的政策支持力度也非常大,對技術帶頭人、院士、專家做的項目都有很大的支持。因此在人工智能+教育、醫療、金融、大數據、智能制造等領域的應用層面都有非常好的企業入駐。他期望大家在園區共聚,合力將產業做大做好。
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