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長寧區消息,“長寧區要突出位于長三角虹橋樞紐的地區優勢,幫助人工智能企業真正技術落地,實現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區內各行業的商業價值,從而打造長寧特色人工智能產業聚集區。”區政協譚黎敏對于如何推進長寧區人工智能更健康有序地發展,向記者描繪了這樣一幅藍圖。
譚黎敏告訴記者,上海作為國家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龍頭,2018年出臺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政策。上海依托科教資源、應用場景、海量數據、基礎設施等優勢,以面向全球、面向未來的視野,聚焦創新策源、應用示范、制度供給和人才集聚,加快建設人工智能發展的“上海高地”。作為長三角一體化的核心區域,長寧區也在2018年6月推出了16條人工智能專項政策,在長寧打造人工智能創新應用試驗場地。通過筑巢引鳳,已有100余家人工智能落戶長寧,分布在智能零售、智能芯片、智能家居、精準醫療、個性化教育定制、機器人等多個領域,未來有望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集聚區。
但是,令譚黎敏感到憂慮的是,現階段不少區都先后出臺了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專項政策,將人工智能作為重點培育行業,那么,長寧的優勢在哪兒呢?
為此,譚黎敏建議長寧要建設實施場景的對接和應用,這是人工智能產品和技術落地,并轉化為高效生產力的關鍵。建議在區域范圍內,強化政府的平臺功能,搭建人工智能應用平臺,探索“科創+國企+民企,智慧+應用”的合作與成果產出模式,吸引區域內及區域外人工智能企業與長寧區內的安防、汽車、空港等應用場景資源的對接,放大人工智能的產業價值。
同時,譚黎敏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同樣離不開人工智能橫向技術的協同,培育小樹苗成長為參天大樹的同時,也可以考慮植被群式的培育,從幾個個體的小船,集合成聯盟式的人工智能艦隊。建議可以在長寧圍繞人工智能建立生態圈,搭建一個完整從底層到應用層的全生態體系,發揮人工智能公司之間的協同效應,合作共贏,聚集勢能。
來源:東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