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要:2018年寧河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年引進實體項目130個、總投資280.7億元。天津未來科技城總規獲批,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納入全市“1+10”產業規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護修復七里海濕地,創新發行全市首單地方政府生態保護專項債券,統籌實施“十大工程”,歷史遺留問題清理取得階段成效,核心區初步實現封閉管理,生態移民工程加快推進,“京津綠肺”恢復自然之美。13座垃圾壓縮轉運站投入使用,造林綠化6.76萬畝。財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計民生,20項民心工程扎實推進。新增就業1.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分別參保12.3萬人、28.75萬人。
天津北方網訊:2018年寧河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全年引進實體項目130個、總投資280.7億元。天津未來科技城總規獲批,人工智能產業基地納入全市“1+10”產業規劃。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保護修復七里海濕地,創新發行全市首單地方政府生態保護專項債券,統籌實施“十大工程”,歷史遺留問題清理取得階段成效,核心區初步實現封閉管理,生態移民工程加快推進,“京津綠肺”恢復自然之美。13座垃圾壓縮轉運站投入使用,造林綠化6.76萬畝。財政支出75%以上用于民計民生,20項民心工程扎實推進。新增就業1.4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分別參保12.3萬人、28.75萬人。
2019年新變化
推動綠色發展
●推動七里海濕地保護修復升級加力,提速實施“十大工程”,流轉緩沖區土地4.43萬畝。
●加快完善“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垃圾處理體系,實現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建筑垃圾有效處置。
●完成津寧高速及51條鄉村道路沿線綠植任務,提升華翠公園、方舟公園、橋北城市公園綠化水平,提前完成“十三五”造林任務。
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充分發揮中科曙光云計算平臺作用,鼓勵“機器換人”“企業上云”,實施華誼物聯網中心項目,高水平打造未來科技城人工智能產業基地。
●充分發揮22支專職招商隊伍作用,重點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優質項目資源。
保障和改善民生
●完善城鎮職工“五險”制度,參保人數遞增8%以上,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實現全覆蓋、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98%。
●新蘆臺一中、橋北新區實驗學校投入使用,新建7所幼兒園。實施18所學校塑膠操場改造工程,22所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達標通過市級驗收。
●提升改造6所鎮級衛生院;新增急救站點4個、全面推進“互聯網+醫療健康”。
●全民健身中心、橋北新區足球場和體育公園建成投入使用,啟動華翠公園氣膜游泳館建設,打造15分鐘“健身圈”。
建設宜居城市
●啟動光明路百花影院還遷房、“一中片區”棚改還遷房建設,改造4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及遠年住房。
●實施城區主干道夜景燈光、隔離護欄、園林綠化提升工程,改造城區公廁41座,建成一批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
推動鄉村振興
●建成高標準農田5.5萬畝、節水農業4萬畝;做強自主品牌,實施小站稻振興計劃、七里海河蟹推廣計劃,種植優質水稻10萬畝。
●106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投入使用,改造2900個農村戶廁;高標準建設國家衛生區,創建4個國家級衛生鎮、20個美麗鄉村,建成人居環境示范鎮2個、示范村10個。
●改造農村危房800戶,提升鄉村公路79條、180公里。
來源:北方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