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通過人臉識別技術來掌握人流;紅綠燈路口根據人流量自動放行……由智能化引領的城市發展,正悄然改變我們的生活。在今年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了“推進智慧城市建設”。
重慶智慧城市建設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有哪些可借鑒的經驗?26日,記者邀請到3位市政協委員為“智慧城市”建設建言獻策,看看他們怎么說。
建議加快路燈等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
“當前,城市管理智能化時代已經來臨,加快智慧城市建設,需要加快基礎設施智能化建設,尤其是加快物聯網系列產品在智慧市政管理提檔升級項目建設中的推廣應用?!迸嵝〖t說,在現有基礎設施上,通過搭建物聯網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集成各種通訊設施和傳感設備,并進行遠程控制和數據運維管理,有效解決基礎設施不同步與重復建設問題,既可以減少建設投資,又能降低維護使用成本,更可促進科技型企業創新成果應用轉化,對提升城市管理效能,實現經濟高質量增長,進而改善民生,實現高品質生活有重要意義。
裴小紅舉例介紹,路燈作為最密集的城市基礎設施,是最理想的互聯網接入端口的載體,將市政公用設施、市政工程、照明、交通、排水、環保監控等信息融入物聯網,是最優化的信息匯集方式。但目前,我市傳感器等智能化設施在城市管理中的運用率較低。大部分路燈使用的還是傳統高壓鈉燈,存在用電量高、不符合節能環保要求等問題。部分區域已更換為led路燈,但是運用模式僅為單一的emc+維護,維護費用及用電量仍然居高不下。此外,目前路燈僅僅起了照明作用,功能過于單一,不能發揮城市管理的作用,公共資源有所浪費。因此,建議我市大力推進智慧路燈建設,實現節能增效。
此外,裴小紅還建議綜合運用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縱向構建市、區兩級聯動的市政統一管理平臺,橫向打造連通城區內各部門間的應用服務平臺,全面提升城市市政運行效率和公共服務水平,以及推動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5g”技術的全域化應用,構建產業新生態。
市政協委員、重慶市委統戰部智庫專家蔡錫田:
借鑒推廣“二維碼門牌”讓城市智慧互聯
在蔡錫田看來,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運用多種技術,實現“互聯網+”、時空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與城市發展融合創新,消除信息孤島現象,實現城市管理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在這其中,智慧門牌可以說是智慧城市的基礎設施。
蔡錫田說,目前,在全國各地,如江蘇、福建、廣西等省(自治區)的許多地市,以二維碼門牌為代表的智慧門牌已經開始廣泛運用,并取得了明顯成功。
“二維碼門牌除了能方便廣大群眾、有效增強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外,還有更廣闊的運用前景,可提供戶政業務辦理、居住證申領、出租房屋管理、房屋租賃、導航、門禁、導游、快遞、繳費等諸多民生服務,真正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信息支撐,依托二維碼門牌的標準地址應用匯集形成城市大數據資源,促成社會治理的精準智慧服務。”蔡錫田表示,重慶在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方面一直走在全國前列,但隨著城鎮化的大力推進,部分城鎮仍然存在門牌覆蓋率較低,部分道路的門牌規格大小不一、新舊混用,斷碼空號、號牌不符、跳號重號等亂象,既給群眾生活、外來商旅造成諸多不便,也給治安管理、消防搶險、醫療救助、郵政快遞等方面造成不少困難。因此建議重慶抓住技術升級改造契機,繼續大力加快推進智慧城市建設,特別是加快智慧門牌部署、運用工作。在新一輪門牌換新工作中,部署運用智慧門牌,并加快配套法規制度和標準體系的建設,保障建設成效,統籌推進智慧門牌系統建設。
市政協委員、重慶川儀控制系統有限公司項目一部部長楊晉渝:
建智慧停車云平臺提升城市靜態交通效率
在楊晉渝看來,智慧城市建設,其中內容之一是智慧停車。他的建議是盡快建立城市立體化、智慧停車云平臺,提升城市靜態交通效率。
楊晉渝說,“停車難”一直困擾著各大城市的交通,重慶市主城區“停車難”問題日趨突出,這也成為廣大市民關注的焦點之一。目前有不少汽車停放在公共區域,給城市交通造成了巨大壓力。從先進國家或地區經驗來看,推行立體車庫建設、利用大數據云平臺加快停車場智慧化管理是解決城市停車難的有效途徑,也是當前改革創新的重要舉措之一。
“除了解決停車難題,作為靜態交通系統的硬件部分,智能立體停車庫對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拉動也具有重要意義,能帶動停車場周邊商圈的繁榮?!睏顣x渝建議,重慶可充分吸引社會資本,推動新增智能化立體車庫的建立,提高停車泊位與小汽車保有量之比。在具體操作過程中,明確立體車庫身份屬性,清晰監管主體,簡化審批流程。建議設立“一站式”審批服務窗口,提高審批效率。同時制定立體車庫運行中的安全風險標準,明確安全責任風險。
楊晉渝表示,重慶可構建起城市級智慧化停車云平臺。具體包括建立主要城區停車庫基礎數據庫、加快高新技術在停車領域應用、推動互聯網+停車服務、促進停車智能化信息化、優先組織實施一批停車智慧化示范項目等。
在推進老舊居住區停車設施改造方面,楊晉渝認為,可以利用小區內部臨時停車場、邊角地塊及單側靠墻通道等空間新建停車項目;對現有平面停車設施進行機械式立體化改造,使改造后的車庫能夠滿足智慧停車云平臺管理要求。
來源:東方財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