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機械制造分公司于2月底將350噸級的世界最大的高速動平衡試驗站直徑10米、重20噸的前段筒體結構吊裝就位。至此,整個筒體結構除前大門外,已全部安裝就位,動平衡試驗站已初具輪廓。
350噸級高速動平衡試驗站是建在上海的中國最大核電設備生產基地的核心試驗裝置,用來檢測超大發電機組轉子在真空狀態下高速運轉的穩定性。據在安裝現場的一位業主的總工介紹,這個試驗站原由德國人設計,目前世界上設計工作動載荷達到350噸級同類超大試驗站還沒有,建在上海的試驗站是第一個,這為超大動力設備檢測創造了條件。因為汽輪機轉子在真空狀態下高速運轉,可以減少驅動力,所以要求試驗站的筒體結構制作安裝精度要達到非常高的標準,筒體最小絕對壓力不能超過133pa,這對筒體結構制作安裝帶來很大難度。
該試驗站筒體結構長24米,外徑11.5米,板厚25毫米。臥式安裝以后相當于二層樓房那么高,由前大門、前段筒體、中間筒體和后墻板四大部分組成,結構制作安裝量達1000噸。按設計要求,筒體結構安裝以后,24米長的筒體水平度誤差控制在10mm以內,內徑10米的筒體圓度誤差控制在5mm以內,筒體內l型槽鐵安裝平面度要達到0.3mm/5000mm,平行度要達到0.2mm/1000mm,筒體內部軌道平面度要達到0.5mm/2000mm,平行度要達到0.4mm/1000mm,對中冶寶鋼技術制造分公司來說,這么高的制作安裝精度還第一次遇到。為保證安裝精度,他們首先控制制作精度,從下料開始首先切割毛邊進行規方,嚴格控制拼裝縫大小和焊接變形,通過加強中間拉筋控制各個方向的圓度。在安裝時采用上海地區最大的450噸汽車吊吊裝大噸位、大直徑的筒體結構,利用先進的檢測設備經緯儀、激光水平儀等進行檢測調整。已基本安裝完成的筒體結構水平度誤差均控制在8mm以內,筒體圓度誤差均控制在4mm以內,均超過了設計安裝精度。
正在發展中的中國,需要大量電能。為了解決能源危機,大力發展核電是最好的選擇之一。由上海電氣集團投資建設的位于上海蘆潮港的臨港重型機械設備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核電設備,是中國最大的核電裝備生產基地,經過2年的建設,已進入收尾投產階段。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