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裝箱誕生于上個世紀60年代,由此開啟了運輸業的一場偉大革命。這一突破性的技術進步,數十倍地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顛覆了港口原有作業方式,運輸船只、裝卸機械一改舊貌。然而,到上世紀90年代初,港口大型集裝箱裝卸機械全被國際制造業巨頭把持,中國港口集裝箱裝卸用的全是“洋設備”,關鍵的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當時,上海振華港口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剛剛成立,是一個只有100萬美元、幾十名員工的小公司。
轉瞬15年,“麻雀”已一步步蛻變為“鳳凰”。如今,振華港機已發展成為擁有3萬名員工,年產值達15億美元的世界知名的起重機和大型鋼結構制造商,率領中國港口大型集裝箱裝卸機械制造業顛覆了全球產業格局。由此,中國在這一領域由進口大國演化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強國。
“振華港機在外國人的眼中不僅是一家中國企業,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一個形象代言人。在振華港機的身上,外國看到的是中國的不斷強大。”3月1日上午,提起旗下的振華港機,中國交通建設集團總裁孟鳳朝掩飾不住內心的自豪。
一個企業的成功絕非是偶然造就的?!白叱鋈撔潞蛣撔轮袑W習?!泵哮P朝向記者這樣總結振華港機的成長歷程。
1992年成立之初,振華港機生產的第一臺港機就出口到加拿大溫哥華港,起點是世界發達國家。此后的十多年里,振華港機對用工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生產組織、經營方式、管理體制等進行了一系列大膽改革,改革范圍涉及關系企業發展的所有重大事項,建立起一整套有別于傳統國有企業的運行新體系。改革和創新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回顧15年的創業史,振華港機的創始人管彤賢感慨頗多?!澳菚r外國人牛??!我們花巨額外匯買來的洋設備一趴窩,人家的工程師遲遲不來,急得你干瞪眼?;ê芏噱X還受他們的氣,逼得我們自己干。”
“我有生之年的最大心愿,就是讓世界上凡是有集裝箱作業的港口,都用上振華港機的產品?!泵哮P朝告訴記者,這句話是管彤賢的勵志名言。15年來,振華港機逐步擊敗了日本的三菱重工、三井、石川島,德國的克虜伯、諾爾,韓國的三星、現代等國際制造業巨頭,成為雄踞國際市場的“大鱷”。
技術創新是振華港機的成功密碼。管彤賢說:“企業就像廚師,得不斷創新才能燒出好菜。開路靠價格,洗牌靠技術,技術越高,市場越大。很多年以前,日立是我們的老師,現在日立已經不再生產集裝箱起重機了,三菱重工等都被我們遠遠甩在后面。為什么?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依賴心理,善于把外國最好的東西拿來,先模仿,然后消化、吸收、再到創新,成為我們自己特有的品牌。全球港機市場強手如林,我們處在競爭的漩渦中,對創新從來不敢怠慢,而且技術在不斷進步,自主創新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我們的產品必須始終保持高科技含量,才能在國際市場上站穩腳跟。可以說,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振華港機的今天!”
據孟鳳朝介紹,振華港機技術創新的路徑非常清晰。從開始的穩步創新,到現在的跑步創新,他們對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不斷提出新課題,不斷挑戰自我。近年來,振華港機根據全球港機市場的發展趨勢,確定瞄準一流產品,以研發高效自動化、節能環保型新一代集裝箱裝卸起重機關鍵技術為目標,走自主創新之路。他們研制的雙40英尺集裝箱起重機,一次可吊運兩個40英尺標準集裝箱,比常規起重機裝卸效率提高60%以上;gps全球衛星定位集裝箱起重機,定位精確度達到15毫米,具有世界領先水平;超級電容集裝箱起重機,不僅消除傳統機型的環境污染,而且節能30%,為國際首創。
高端產品使振華港機在世界同行業中始終處在領先水平。目前,振華港機已占有世界同行業77%的市場份額,按訂單排列連續7年居國際同行榜首,年銷量連續4年以50%速度增長。如今,國外港口使用的大型集裝箱裝卸起重機,每3臺里就有2臺是中國上海振華港機公司制造的,zpmc品牌已成為國際港機市場的知名品牌。
孟鳳朝說:“企業走出國門可以看到更大的市場空間,所謂站得高,望得遠,但是壓力也就越來越大。未來,振華港機現有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提高空間已經不大。為了保證振華港機持久的競爭力,我們已經從調整產品結構上下手,開發新的領域。”據透露,振華港機已經掌握了海上重型機械、石油鉆井平臺等產品的核心技術,很快這些產品將進行批量生產。
工人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