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臺縣通過建立農機合作組織,整合全縣農機資源,提高農機管理服務水平,培育優秀農機手,找到了農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2006年,桓臺建成“中國玉米收獲機械化第一縣”,2007年,被農業部確定為首批“全國農業機械化示范區”,農業機械化生產一直走在山東省乃至全國前列。全縣農機手一年中三季農機跨區作業實現增收4000余萬元。
過去,分散經營、當地競爭制約了桓臺縣農機化的發展,為此,桓臺縣積極協調跨區作業,發展農機合作組織,解決千家萬戶分散經營與統一大市場的矛盾,帶動了全縣農機化發展。目前,該縣農機合作服務組織已發展到8個,農機戶2.4萬戶,其中資產達到10萬元以上的農機戶568戶。
針對農機戶增多的情況,該縣成立了農機服務協會,不斷建立健全合作社(協會)章程和各項制度,定期對農機手進行培訓,聯系農機廠家技術人員前來教授農機維修維護知識,有效提高了農機手的素質。此外,在機械維修及跨區作業中優先為入社人員提供服務,并對社員提供購機優惠、配件供應及機械維修便利,積極協調金融部門推出小額貸款業務,解決農戶購機資金短缺的難題。幾年來,共為197戶農民協調貸款394萬元。目前,全縣社員9570人,入社動力機械5585臺。
按照“鞏固夏季、拓展秋季、延伸春季,梯次開發建設,整體推進提高”的思路,桓臺積極鼓勵引導農機手跨區作業,在多年小麥跨區作業的基礎上,2003年秋季,在全省首次組織了玉米跨區機收。2004年,該縣在全省首次嘗試春季跨區作業。2007年“三秋”會戰,全縣共組織機械360余臺,跨區機收達750萬元,全年三季農機跨區作業農民實現增收突破4000萬元。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