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是企業的神經系統,只有神經系統正常運行,企業各部門的業務流程才能有序、有效地運轉起來。”張向陽說,多年來,鄭紡機一直在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張向陽是鄭州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鄭紡機”,信息化建設系指股份公司總部)的副總工程師。當他提起鄭紡機的發展歷程時,驕傲的神情溢于言表:“鄭紡機為提升我國紡織工業的整體競爭力立下了汗馬功勞。”
鄭紡機是我國重大化纖技術裝備和印染后整理設備的研制基地和出口基地,也是亞洲地區惟一一家能夠開發、制造、銷售成套化纖設備的紡機企業。主要生產化纖、烘燥、漿紗、棉紡、染整、非織造布、非紡機7大類設備。產品銷售網點遍及全國各地,并遠銷43個國家和地區。
“信息化是企業的神經系統,只有神經系統正常運行,企業各部門的業務流程才能有序、有效地運轉起來。”張向陽說,多年來,鄭紡機一直在信息化的道路上不懈努力。
信息化
“老運動員”在信息化的跑道上,鄭紡機不僅是一名“老運動員”,而且是一名“全能型選手”,包括cad/cam/pdm/capp/erp在內的各種制造業信息化手段都被應用,而且,這些不同的應用軟件都已通過接口集成在一起。
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鄭紡機就先后開發了計算機輔助設計(cad)、回轉體零件的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capp)、管理信息系統(mis)等應用軟件。
此外,還開展了中德政府科技合作項目——鄭州1號工程和鄭州2號工程,前者引進了柔性生產系統(fms),解決了企業關鍵零件加工的生產瓶頸后者是以“漏斗理論”為關鍵技術的柔性制造車間項目,實施了車間級生產計劃管理與生產過程控制。當時,德國只能提供電子文檔,在這種情況下,正因為鄭紡機有了cad的基礎,才使得雙方的合作順利完成。
2001年,鄭紡機被科技部認定為國家863計劃cims應用示范企業 2003年,先后被批準為國家級、河南省、鄭州市制造業信息化重點示范企業。erp、pdm等項目也在這一時期展開應用。
鄭紡機是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離散型制造企業,在以工藝特征作為生產管理的方式下,如何解決產品信息量大、生產批量小、生產組織難的問題?這就需要依靠erp這一手段,將市場預測、計劃下達、物資供應、生產調度、財務成本等有機地集成起來。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