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scara崛起 天太機器人高質低價實現突圍
2019-01-25 22:27來源:互動前沿//
原標題:國產scara崛起 天太機器人高質低價實現突圍
從1月22日起,一直在市場發音量不大的天太機器人突然成了行業“爆品”:旗下新品scara機器人宣布以市場半價入市,在2018年下半年機器人市場持續下行、開年局勢未明之時,天太機器人此舉引來各方猜想。
隨著行業人士和媒體與天太機器人的不斷接觸,及后者對外披露的信息表明,其新品scara執行低價政策,與其近段在核心零部件方面取得突破,及在輕負載機器人領域的商業布局相關。如張興華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高質低價將成為2019年scara主流,也將為國產機器人全面突圍樹立標桿。”
核心零部件:突破90%成本“死結”
2019年工業機器人行業第一個重磅新聞來得如此之快。1月22日晚天太機器人總經理張興華在個人朋友圈分享“新品scara機器人10元”海報,新年前稍顯平淡的機器人行業頓時炸開鍋。天太官方隨即證實:新品scara機器人價格坐實,且新年前接受預定并可少量出貨。
真偽雖明,但更多質疑隨踵而至。“為什么賣這么便宜,成本呢?”這是天太機器人市場部負責人被問得最多的話。據悉,目前國產scara成本的主要構成為:驅控一體占35%,減速器占25%,伺服電機占15%,花鍵絲桿占15%,機械本體只占10%。換言之,四大核心零部件占了scara總成本的9成。
事實上,目前國產scara本體制造商關鍵零部件,一部分仍然依賴進口,另一部分開始嘗試國內產品。使用進口品牌,成本固然沒有優勢;使用國產品牌,在貨期和供貨量上也存在障礙,尤其是花鍵絲桿,國內供貨廠家有限,產能難以達到需求,成本也下不來。
“天太scara為什么可以市場半價殺入,是因為突破了全部核心零部件成本的死結。”張興華解釋。1月23日天太機器人在媒體見證下,首次曝光了新品scara四大關鍵零部件的真容。
“諧波減速機是天太旗下全資子公司研發生產的,經過5年的研發、測試、大量使用和持續改進,目前性能已經達到國內領先,某些性能可匹敵進口品牌;伺服電機是與第三方廠家定向研發和深度定制的;驅控系統采取收購技術團隊手段,實現了自主研發;花鍵絲桿的研發則是2017年就攻克了,現階段實現量產。”張興華表示,“目前天太對scara四大件實現了大滿貫,成本相對外購大大降低,且在貨期可控,綜合性能看齊主流水平。”
天太機器人方面透露,今年還計劃在適當時候對市場放開零部件供應,推動國內機器人行業自主化進程。
市場突圍:高質低價成殺手锏
天太機器人以10元的市場低價推出scara新品,除了產品成本控制的結果,顯然還有市場方面的考慮。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國內scara銷售量將近3萬臺,同比增長約20%。而2017年scara市場規模已經達到10.81億元,已成輕負載機器人中增長最快的細分類別之一。在此市場刺激下,國內各大本體廠家爭相布局scara不足為奇。
天太新品scara曝光海報里,“高質低價”幾個字格外顯眼,這也是天太機器人對外發聲時說得最多的內容。“低價只是產品在市場的結果,高質才是天太scara追求的本質。”張興華透露,scara作為輕量型應用機器人,其高柔性化、多功能性的特點,在分揀、上下料、檢測、裝配等生產應用中可對直角坐標機械手進行替換。
“只有應用數據占優,且運作穩定,才有機會大量推廣,這就對scara的性能和質量提出了很高要求。”對此天太不惜重金引進激光跟蹤標定系統,對機器人運行動態和軌跡進行高精度調校;同時還準備成立博士工作站,對機器人本體制造工藝及性能提升提供持續動力。2018年10月天太機器人由于在技術上的突破,而參與《工業機器人機械環境可靠性要求和測試方法》國家標準的起草,這也是對天太技術能力的肯定。
“工業機器人是伴隨汽車制造業而生的。汽車賣3-4萬元,生產汽車的機器人憑什么也賣這個價?”張興華也曾反思,機器人不是奢侈品,只有讓機器人回歸生產工具的本質,在保證高性能基礎上,把價格降下來,國內百萬量級的生產企業才有可能用得起機器人,從而推動機器人市場真正爆發。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