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9日,在廈門召開的326家、600余名代表參加的神龍汽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龍公司)供應商大會上,psa標志雪鐵龍集團采購副總裁讓·克利斯朵夫·格瑪首次透露:到2010年本集團每年在華采購額將達6億歐元,折合人民幣65億元。
“這對于中國本土化的汽車零部件廠商而言,是一個真正的良好機遇!”格瑪對與會代表這樣坦言。psa集團為何如此慷慨在中國市場投放65億元汽配大“蛋糕”?日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神龍公司采購部主任許慶釗等有關人士。
神龍發展攸關psa集團大局
神龍公司成立于1982年5月,是我國三大轎車基地之一。神龍公司在2001年4月4日劉衛東任總經理后,實現了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兩大品牌的生產;2006年先后成功推出東風標致206、東風雪鐵龍凱旋、c2三款新產品,年產銷量突破20萬輛;2007年,正式啟動第二工廠建設標志著神龍駛入快速發展的軌道。2007年,新東風標致307推出后,成為這一細分市場領跑者,月銷量迅速提升到8000多輛,今年2月再次推出307兩廂系列產品,進一步拓寬產品結構。
年產銷20萬輛,對于psa集團中國市場戰略目標而言,僅僅只是一個起步的目標值。就在2月22日,psa集團總裁斯特雷夫到神龍公司調研時指出,psa集團非常重視在中國的發展,非常重視與東風公司、神龍公司的合作,并制訂了宏偉的發展目標和明確的實施規劃。近期目標,迅速恢復5%的市場份額;中期目標,到2015年前后,在中國實現年銷售100萬輛整車。為確保實現這一目標,神龍公司2008年將投產5款新產品,5年內即2013年前將推出20款新車;產能建設上,神龍公司第二工廠2009年建成投產,并開始籌劃建設第三工廠。
神龍發展攸關大局,已明確地擺上了psa集團全球戰略規劃的重要位置上。
對中國市場充滿信心
位居歐洲第二、世界前十強的標致雪鐵龍集團,由于種種原因,曾喪失了一些難得的發展機遇。近年來,中國汽車市場呈現高速增長的發展態勢,使psa集團更加重視與東風的合作,并以更加務實的舉措促進神龍公司的建設發展。
據了解,為適應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2007年初,psa集團將在華辦事處提升并正式成立為psa集團中國事務部,今年初又對psa中國事務部的組織機構進行了調整,建立幾個重大專業的本土力量,并由神龍公司副總經理華日曼擔任中國事務部總裁一職,目的是使psa集團更貼近中國市場,成為中國一個“小的psa”。而此次格瑪先生宣布到2010年每年在華采購額將達6億歐元,充分體現了psa集團對中國汽車市場信心。
據格瑪介紹, 2007年底psa集團從事全球采購業務的共有1307名專業技術人員,并與神龍公司采購業務人員保持著密切聯系,2004年4月份在上海成立的采購中心,以供應psa集團在歐洲和南美地區的工廠。據悉,上海采購中心自成立以來,累計實現采購額約3.5億歐元,2010年每年在華采購金額將達到6億歐元。
為了實施東風公司和psa在中國的戰略發展,在遵守收益性目標的要求下,神龍公司以兩個品牌長期總體市場占有率達到7%作為戰略目標。為了達到這一戰略目標,神龍公司在戰略規劃上已確立了“10年產品規劃、6年商品計劃、3年工業化計劃”。無論是在產品規劃、還是產能建設發展上,psa集團對中國市場的戰略發展,已非同日而語。
是機遇還是挑戰?
在采訪中,神龍公司采購部主任許慶釗認為此次psa集團在華巨額投放汽配“蛋糕”,這對中國所有汽車零部件企業來說,既是一次巨大的機遇,也是一場嚴峻的挑戰。
據了解,在我國投資合作的汽車跨國公司中,像psa集團這樣金額巨大、開放程度更高的對待本土汽車零部件廠商的跨國汽車集團來講,目前絕無僅有。
許慶釗說,這65億元汽配大“蛋糕”,psa集團的雄心是除了確保神龍生產配套,滿足中國市場需求外,還將與該集團在伊朗、南非等地建設的零部件基地實行互動和互補,即把中國市場作為psa集團產品技術的孵化基地,在帶動本土化零部件供應商發展的同時,又將中國作為產品和技術的出口加工制造基地,將質優價廉的產品,流動、擴散到pas集團的全球工廠,實現資源優化配置、優勢互補。
他強調,65億元的采購訂單,是機遇,更是挑戰,因為在全球采購、規范統一的條件下,質量、技術、成本、交貨期,是決定能否可以獲得訂單的惟一通行證!
中國經濟時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