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高調公開無人機曾“偷窺”大陸軍艦
2019-01-24 13:44來源:
原標題:臺軍高調公開無人機曾“偷窺”大陸軍艦
(觀察者網訊)據臺媒1月24日報道,臺灣“國防部”上午首度公開臺軍無人機戰(zhàn)備實況,臺海軍“海上戰(zhàn)術偵搜大隊”上午派遣一架“銳鳶”無人機自屏東“神鷗基地”升空,至南部外海3000米高空示范監(jiān)偵作業(yè),與海軍“聯成系統”的衛(wèi)星指揮管制系統,共同回傳海上兩艘作戰(zhàn)艦艇備戰(zhàn)作業(yè)。海軍同時公開,“銳鳶”無人機曾偵獲大陸舷號851的北極星型電子偵察艦。
450 >
臺軍“銳鳶”無人機 圖片來自臺媒
這是“銳鳶”無人機系統2013年在臺陸軍成軍戰(zhàn)備后,臺軍首度公開作業(yè)實況。位于屏東空軍基地北場的p-3c反潛機“神鷗基地”,包括隊部、廠棚、彈庫、新式塔臺均已建設完成,但仍有部分工程正實施中,而臺海軍“海上戰(zhàn)術偵搜大隊部”也進駐在此。臺海軍上午同時示范小型“紅雀”無人機起降,強調此型機已在東沙島、南沙太平島升空進行實地監(jiān)偵。
臺軍2019年春節(jié)加強戰(zhàn)備媒體參訪團上午前往屏東基地,參訪臺海軍“海上戰(zhàn)術偵搜大隊”與南部海域偵巡艦艇遂行聯合監(jiān)偵作業(yè),以及“銳鳶”、“紅雀”等臺海軍現役無人機近距離飛行展示。
臺海軍上午派遣紀德級蘇澳艦及康定級昆明艦至南部外海,模擬導彈來襲,實施防空一級備戰(zhàn),并依指令施放干擾彈及採取反導彈措施,將各式武器指向來襲目標。“銳鳶”無人機依作戰(zhàn)中心提供預警情報起飛,執(zhí)行目標聯合監(jiān)偵,搜索目標位置情報傳遞。
臺海軍對外也呈現臺軍情報傳遞鏈路現況,銳鳶無人機空照實況、臺海軍聯成衛(wèi)星指揮管制系統作戰(zhàn)艦指揮艙、炮位的影像,都通過各自系統回傳影像。
臺“海軍司令部”表示,“掌握情報,才能掌握戰(zhàn)場主控權。”面對未來作戰(zhàn)環(huán)境的詭譎多變與嚴峻挑戰(zhàn),指揮官必須在最短時間內了解戰(zhàn)場環(huán)境、識別敵我,採取最迅速、正確的反應。銳鳶無人機結合在航偵巡艦、機及觀通系統等兵力,可強化對廣大海域搜索及目標監(jiān)偵、辨識能力,大幅提升指揮官戰(zhàn)場用兵彈性,加速決心下達。
“銳鳶”無人機成軍初期負責陸域、海際偵搜,2016年起陸續(xù)進駐各機場,任務轉向協助“國防部”情報次長室進行海域不明艦艇識別,臺海軍上午也公開識別成果,曾在2017年11月間在臺灣東部外海100公里外,偵獲大陸舷號agi 851 的電子偵察艦北極星號。
334 >
解放軍電子偵察船 圖片來自臺媒
但臺海軍“海上戰(zhàn)術偵搜大隊”上周有一架“銳鳶”無人機墜海被撈回,海軍自陸軍接手機隊后,已有3架機墜海。而在臺陸軍時期“銳鳶”公開墜毀事故就有4起。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道,臺軍“銳鳶”中型戰(zhàn)術偵察無人機系臺灣“中科院”自行研制。機身長5.3米,翼展8.7米,最大起飛重量450千克,有效載荷50千克。以解放軍標準只能算是小型無人機。
該機自上世紀90年代開始秘密研制,直到2008年因為原型機墜毀于臺東太麻里首次為外界所知。2010年臺灣陸軍以“銳鳶項目”為名,采購8套共32架該型無人機。隨后因為接收的第一批4架全部墜毀,遲至2013年才正式服役。
“銳鳶”墜毀資料圖 圖片來自臺媒
該機曾被臺軍吹噓為“資訊時代”的先鋒,然而服役后該機價格不菲,使用不便,事故頻發(fā),引來臺灣陸軍的嫌棄,于2017年9月1日被“踢”給了海軍。從“戰(zhàn)術偵察大隊”轉隸海軍“戰(zhàn)術偵搜大隊”。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