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慢性苯中毒導致白血病的病例出現得越來越多。這讓學醫出身的成都退休老人但傳文坐不住了。他自費4萬多元,花了5年時間,研制出了一套鞋廠苯污染治理設備。但傳文打算免費將自己的專利授權給四川的鞋廠,只要鞋廠愿意自用這種設備預防職工苯中毒。
苯化合物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為強烈致癌物質。據了解,目前全國數萬家制鞋廠采用冷粘技術制鞋,每年使用含有三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環己烷、環己酮等有機化學毒物的各種粘膠劑10多萬噸,上百萬的工人排坐在簡陋的工作臺前或流水線兩旁,用手工在鞋件上涂抹粘膠劑,此時,苯類有機化學毒物從粘膠劑中揮發出來,彌散在車間內的空氣中,經呼吸道進入人體,危害工人的身體健康,致使有的工人患了再生障礙性貧血或白血病。有的鞋廠因工人患了苯中毒,無力承付巨額醫療費用,只好關門。
成都的制鞋廠非常多。曾經負責過職業病預防的但傳文在屢次看到有制鞋工人苯中毒的消息后,萌發了一個念頭:一定要找到預防苯中毒的可行辦法。“環保在我國比較薄弱。我當年讀書都是國家拿的錢,現在雖然退休了,希望所學的知識還能發揮作用。”這個念頭,讓執著的老人用了5年時間,花費了家里4萬多元,今年終于研制成功鞋廠苯污染治理設備。
昨日,記者看到但傳文設計的設備。在通風涂膠工作臺,一個廢氣捕集罩和通風管道下面可供6~8人同時工作,通風、涂膠、晾干都在這里進行。但傳文把機器開啟,平臺上的煙霧果然都朝通風管道飄去了。
接著,有毒氣體被傳送到螺旋噴淋增壓吸收塔。通過增壓、多級噴淋洗滌,塔內形成氣霧流,增大了氣、液的分散度和接觸時間,含苯的廢棄物就被吸收液“吸”了進去。但傳文配制的復方三苯吸收液,由水和化工原料組成,經成都市疾控中心檢測,吸收效率為99.07%。這樣,排出工廠的氣體就干凈了。
老人的研究還得到武侯區科技局的支持,該局鼓勵老人申請2萬元以內的科研資助經費。但傳文說,他打算免費將自己的專利授權給四川的鞋廠,只要鞋廠愿意自用這種設備預防職工苯中毒,環境好起來,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來源:成都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