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記者第二次來到位于齊齊哈爾市富拉爾基區的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簡稱一重)。在2006年的最后一天,記者在這里曾見證了由一重自主創新研制的中國首臺、世界最大、性能最先進的15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的一次熱負荷成功試車,親眼目睹了這個“國寶”級企業為國家獻上的一臺具有標志意義的重大戰略裝備。
此刻,水壓機鍛造分廠正在安裝630噸重的鍛造操作機,也就是為15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這個“鋼鐵巨人”安裝一個“機器手”,安裝成功后這個鋼鐵巨人的生產效率將提高一倍。
“鋼鐵巨人”旁邊豎有一個巨大的展示板,展示板上的十幅巨型照片在默默述說著一重的輝煌。一重集團黑龍江鑄鍛鋼制造有限公司王寶忠總裁向記者介紹,這些照片展示的主要是一重在電力、石化、冶金、船舶等四個方面的自主創新重大成果。
其中的一張照片展示有核反應堆壓力容器的部件,這是一重創新使用當今最復雜、最先進的整體仿形鍛造方法在國際上最先鍛造而成的。王寶忠告訴記者,此前,一重還成功鍛造出世界首件第三代核電關鍵部件———ap1000蒸發器錐形筒體,填補了國內空白。這兩個自主創新的核電關鍵設備的研制成功,打破了我國核電依賴進口,受制于人的局面,讓中國核電的國產化又進了一大步。標志著我國在第三代核電產品制造領域已走在了世界前沿。
15000噸自由鍛造水壓機在一重投產雖然僅僅一年,但是帶來的變化卻非常大,一重的大型鑄鍛件生產能力和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吸引了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致使大型鑄鍛件供不應求。截至目前,一重核電鍛件已經完成出口和簽訂出口合同價值2000萬美元。
然而在成就的面前,一重沒有盲目地高興而是看到了更多的隱憂。
大型鑄鍛件是重型裝備的基礎和原材料,沒有大型鑄鍛件,類似三峽那樣的大型重點工程就無法建設。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各行業對重大技術裝備的需求日益迫切,而這些重大技術裝備中均含有大量形狀復雜、技術含量高、材料性能特殊的大型鑄鍛件,國內均無法滿足,形成了長期依靠國外供應的局面。加之近年全球產業的大轉移,國際市場對大型鑄鍛件的需求日趨旺盛。
集團總經理吳生富告訴記者,在大型鑄鍛件方面我國還存在著嚴重的瓶頸制約,比如有一種電站用的大型鑄鍛件大軸,我國一年的需求量是210根,一重一年只能生產8根,而其他廠家合起來能生產8根,剩下的市場只好拱手讓給了國外,不得不大量進口。
面對紅火的市場,一重開始環顧自身的處境,他們發現一重正處于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中,鋼鐵、電力、石化、能源等行業更新換代的需求,為一重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于是,“打造世界一流的鑄鍛鋼生產基地”成為一重為自我加壓而設定的一個新目標,成為一重的新追求。
打造國際一流鑄鍛鋼基地,既是一重自身占領技術制高點、增強核心競爭力、在國內外的競爭中擁有更多“話語權”的需要,同時更是保證國家經濟繁榮、國防安全和適應市場快速增長的需要,提高我國重型裝備業的整體水平和國際競爭力,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為了打造國際一流鑄鍛鋼基地,一重經過多年的積累已經打造出自身的諸多優勢:一是裝備優勢。一重擁有冶煉、鑄造、鍛造、熱處理、粗加工等完整的大型鑄鍛件生產和科研體系。通過國家支持新建的15000噸水壓機和配備630噸/米鍛造操作機,將使萬噸水壓機提供的鍛件和為后續加工提供毛坯的能力達到從國內領先躍升到國際先進水平;二是技術優勢。改革開放30年來,一重的大型鑄鍛件生產體系通過技術改造、技術引進、技術創新以及合作制造等多種形式,吸收了國外大量的先進技術,制造能力與水平有了長足的發展。具有一次性生產700噸級鋼水、一次性澆注單重500噸級以上鑄件、300噸級鋼錠、200噸級鍛件的能力。今年就可望實現年產鋼水25萬噸、鍛件12萬噸、鑄鋼件3萬噸,從而使一重成為繼日本制鋼所、韓國斗山重工、法國克魯索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鑄鍛鋼供應商。而且,一重的鑄鍛鋼產品技術水平不僅國內領先,其中鍛焊結構熱壁加氫反應器、煤直接液化反應器的制造技術還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并在國際上率先承擔了第三代壓水堆ap1000核島主設備鍛件的制造合同;三是人才優勢。經過艱苦創業和不斷創新的五十余年實踐積累,一重擁有一批行業優秀專家,形成了由高素質、高水平、高技能的科技人員和技術工人組成的技術團隊,在國際鑄鍛鋼產業界備受矚目。企業通過在天津建立的研發基地、大連建立的生產基地,進一步增強了企業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目前,總投資23.2億元的國際一流鑄鍛鋼基地,正在一重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其中,正在實施的核電、水電、曲軸三個重大項目已經接近尾聲,新建廠房完成封閉,部分設備開始投產。
吳生富說,一重的大型鑄鍛鋼基地及大型鑄鍛件國產化技術改造項目計劃2010年達產。此項技術改造完成后,一重的能力等級將達到“7654”的世界極端制造目標,即:一次提供鋼水700噸、最大鋼錠600噸、最大鑄件500噸、最大鍛件400噸。屆時一重將具備年產150根300—1000mw高中低壓轉子及發電機轉子的能力,年產5套大型水電機組鑄鍛件的能力,從根本上滿足國家建設對電站鑄鍛件的需求,并具備國際競爭能力。
“這個基地建成后的各項指標將20年不落后,屆時一重鑄鍛件的產量將達到世界的25%%。”吳生富言語間流露出強烈的自信,他希望一重能在中國重型裝備制造業中做出一個榜樣、創出一個模式,讓外人走進一重就感覺和別的企業不一樣。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