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銀川1月23日消息 1月22日上午,寧夏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啟動會在寧夏石嘴山市舉行。
寧夏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是全國首批兩家推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的地區與院校。此前,國家教育部批復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寧夏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寧夏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師管理優化、教師教育改革、教育教學創新的新方式,實現教師隊伍建設與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逐步達到教師人人想用、人人會用、人人用好人工智能技術的新局面,為在全國層面推開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奠定基礎。
據介紹,寧夏將在寧夏大學和寧夏師范學院創建人工智能應用創新中心,與寧夏區內外骨干企業及高水平大學聯合建立人工智能助推師范教育實驗室;推動人工智能、信息化等新技術與教師專業發展深度融合,開展分層分級的教師智能素養培訓;開展寧夏優質學校及全國高水平學校與寧夏貧困地區學校結對幫扶,建立遠程同步智能課堂;開展實驗學校智能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每校至少建設1個基于大數據、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人工智能教室和1個vr教室;與寧夏高考改革緊密銜接,建設新高考智能化、信息化支撐系統。
此外,為確保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學校的教師都能廣泛參與,寧夏作為首批試點地區,將遴選銀川一中、銀川二中、銀川六中、銀川唐徠回民中學、寧夏育才中學、閩寧中學、吳忠市朝陽小學、銀川市第一幼兒園等15所條件較好的學校,建立人工智能應用實驗校。通過編制人工智能等以新技術知識應用為主要內容的校本教材,推動教師廣泛使用智能助手,啟動智能教學,設立一定教學課時,開展系統的人工智能教育,促進教師積極有效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學。
據了解,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高新技術,進一步加深了互聯網與教師融合的深度和廣度。石嘴山市作為全區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城市,把教師作為實現智能教育的第一資源,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推動教師培訓,教師教學和教師治理改革,優化管理教師服務,實現人工智能和教師教學管理、培訓有機融合,建立東西部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機制,啟動與北京,上海,浙江等東部發達地區優質教育資源互通互聯和網上智能教學教研合作行動。完成農村薄弱學校、移民學校與城市區學校結對,建立遠程同步在線課堂和城鄉教師網上“智能手拉手”教研共同體,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同步共享。(記者 胡琴)
來源:央廣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