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老師,我最近晚上不太睡得著,胃口也不太好,吃不下飯。”前兩天,高二學生小李找到杭十四中高級心理咨詢師馮冬怡,袒露了心事。
原來,期末考臨近,小李不由得緊張起來。每年到考試季,各學校就會有一些情緒緊張的學生。如何幫這些學生安全度過考試期?最近十四中打造了一個“智慧成長中心”,引進了不少突破傳統的“潮”設備,讓這些有“心事”的學生找到緩解壓力的“避風港”。
備考失眠的她在這里找回了“睡眠”
馮冬怡把小李帶到了“智慧成長中心”里面一個安靜的小房間,先讓她躺在一張懶人椅上,并遞給她一個耳麥。耳麥里播放著悠揚的音樂,小李慢慢地閉上了眼睛。
很快,耳機里傳來了一陣陣海浪的聲音,還有提示音:放輕松,握緊拳頭,慢慢張開,握緊拳頭……
馮冬怡一直緊盯著電腦屏幕。原來小李手指上帶著一個傳感器,可以把呼吸和脈搏的數據時時傳到電腦上。一開始,小李的數據處于紅色警戒狀態,隨著她漸漸放松,電腦上的綠色指示燈亮起。
為了更好地幫小李做好備考心理調適,在小李處于半睡眠狀態時,馮老師在邊上做了語音提示:你可以想象我們在考場里,很快我們要準備考試了;遇到難題暫時放一放,跳過去繼續做……
“每個個體遇到壓力事件后,身心反應的水平能力不同。有的孩子敏感,一遇到考試身心緊張,容易條件反射似的睡不著。有的會出現頻上廁所、胃口下降等生理反應。這時僅靠交流輔導去調整他們還不夠,我們可以借助儀器,先讓他們放松,然后在放松的環境下,讓其在腦中想象一個考試場景,用積極的語言暗示幫助其去調整,去慢慢適應。”馮冬怡說。
不一會,在這樣清幽的環境下,小李很快進入了睡眠,一睡就是近40分鐘,“好久沒睡那么香了,感覺考試也沒那么恐怖了。”
高中生的負面情緒需要科學地釋放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杭州高中接受心理輔導咨詢的約有2900人次。中學生心理健康是個普遍問題,應引起學校重視。如何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輔導,幫助他們塑造積極人格,杭十四中做了很多嘗試。
“智慧成長中心”,其前身是十四中心理輔導站。校長邱鋒說,之前的名字容易給學生一種“病恥感”,一般學生不愿意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所以羞于尋求幫助。新的名字,能給學生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學會尋求幫助,這也是一種智慧的表現。她希望學生在這個中心通過不同的方式,懂得智慧地解決問題,這也是成長路上需要鍛煉的一種能力。
在“智慧成長中心”,學校引進了心理vr系統、智能擊打系統、ktv等設備。馮冬怡說,在這里學生可以進行“抗緊張”訓練。比如,玩拳擊,出拳的速度和力量可以在后臺得出數據,同時進行評級,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在學生肆意揮拳的同時,肌肉也變得放松,從而使情緒更松弛。vr系統也是一個“抗緊張”訓練的法寶,里面可以逼真模擬各種驚險刺激的場景,有了緊張體驗后可以再通過音樂放松,數據能測試到學生放松的程度和效果。另外,學生還能在ktv里點歌“放飛自我”。
來源:浙江在線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