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國家能源局公布2018年全年及12月發用電量等數據。2018年全年,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6.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全社會用電量6.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5%。
點評:
天氣因素拉動12月采暖需求,預計2019q1用電量增速走弱
受氣溫、電能替代等因素影響,2018全年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8.5%,年度用電量增速創2012年以來新高。2018年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增速與2018年1-11月全社會用電量累計增速持平。我們不考慮口徑調整等因素、對全社會用電量初步拆分的結果顯示,2018年12月全社會當月用電量6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8.8%(與官方公布的數據可能存在出入),增速較11月提升2.5個百分點。我們認為,與2018年11月相比,天氣因素導致的采暖需求是導致2018年12月用電量增速回升的主要原因。根據國家氣象局報道,2018年12月(1——27日),全國平均氣溫-3.2℃,較常年同期偏低0.3℃;此外,2018年12月全國出現2次大范圍低溫雨雪天氣過程。考慮到經濟形勢及同期基數效應,在不出現極端天氣的情況下,我們預計2019年一季度用電量增速走弱的概率較高。
12月發電量增速回暖,火電水電增速分化
受用電需求影響,電力生產亦有所加快。2018年規模以上電廠全年發電量6.8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8%,增速創2014年以來新高。2018年12月規模以上電廠當月發電量62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6.2%。分電源類型看,2018年12月火電當月發電量同比增長5.0%,增速較11月同比提升1.1個百分點;水電當月發電量同比減少0.9%,與11月相比增速由正轉負(11月水電當月發電量同比增速1.5%)。我們認為,受用電需求加速影響,2018年12月火電發電量增速回暖;盡管12月全國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但考慮到同期的高基數效應(2017年12月水電當月發電量增速14.0%),2018年12月水電發電量同比回落。
煤價短期支撐有限
受神木礦難等因素影響,近期動力煤現貨、期貨價格均有所反彈。近期六大發電集團電廠煤炭庫存仍處高位,疊加2019年一季度用電需求走弱預期,我們認為供給收縮導致的煤價短期支撐有限。我們認為,當前階段煤價(而非利用小時數)是影響火電盈利的重要因素。隨著2019年長協煤價格控制及市場煤價中樞回落,火電公司綜合煤價有望下行,進而促進盈利修復。
來源:光大證券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