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普通的犁,經過一老農的一搗鼓,效率提高了近6倍;一臺稻谷自動點播機,1小時完成兩天的工作量……5月4日下午,老農崔才俊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發明創造。他自豪地說,現在,本村的播種活都是自動稻谷點播機 “包”了,附近的、周邊地區的人還特地趕來學呢!
崔才俊今年55歲,是仙居縣白塔鎮上宅村一位普通的老農。和別的農民不一樣的是,在平日從事耕作的同時,老崔喜歡琢磨農具。由于以前干過木工,因此老崔對農具的制作和結構熟門熟路,加上他對機械特別感興趣,所以就萌發了對傳統農具進行改革的念頭。
老崔搗鼓農具是從十幾年前開始的,農閑時,他就抱著農具細細地琢磨。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時間的研究,他終于發明了自動稻谷點播機。這臺機器別看造型簡單,可特別神奇,人牽引著機器在田里走,谷種能自動均勻地播下。以前春耕時播種1畝田要兩天,現在老崔用自己改進后的機器,1個小時就可以播2畝,效率提高了幾十倍。
老崔發明自動點播機的消息不脛而走。村民們在田頭看過這臺“神奇”機器工作后,紛紛向老崔借,老崔也非常樂意地借給了村民。一到農忙時節,不但本村的田地都用老崔的點播機播種,就連附近村的一些村民也趕過來借。老崔總是熱情地借給他們使用,不收分文。漸漸地,溫嶺有些農民也知道了老崔發明新型點播機的事,專程趕過來學習,但最終由于技術含量高,他們沒學成。
發明了自動點播機后,老崔接著又琢磨起了犁。他對傳統的犁進行了改進,可以兩邊翻耕。傳統的犁一天耕1畝地算是相當不錯了,但老崔發明的新犁一上午就可以耕3畝地,效率提高了近6倍。由于這種新犁技術含量不是很高,老崔就手把手地教村民制作,有些村民在老崔的指導下,成功制作了新犁。
眼下,仙居大片大片的油菜花進入成熟期了,老崔又琢磨起“油菜花收割機”。他告訴記者,往年,農民對油菜籽的采收都十分麻煩,因為油菜花不比稻谷,成熟的油菜花籽一碰就要掉。因此,他想利用吸塵器的原理,一邊收割,一邊把將要掉到地上的菜籽收集回來。
來源: 臺州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