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甘曉妹 通訊員 蘇汪)近日,徐州經開區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出臺《工程機械行業差別化生產管控實施意見(試行)》(簡稱《意見》),創造性實施差別化生產管控,嚴防環保管控“一刀切”,著力構建公平公正、透明可預期的污染防治制度環境,做到約束與激勵并重,引導企業強化深度治理。
在加強監管的大背景下,生態友好、綠色發展是各類市場主體必須適應的高質量發展新常態,日趨規范嚴格的環保標準是每個擁有宏圖遠景的企業謀求更好更快發展時必須答好的考卷。《意見》充分考慮企業技術水平、裝備水平、排放強度的差異性,區別對待、強化服務、科學引導,常態化管控、差別化錯峰,在發展中落實環保、在環保中推動發展,鼓勵和引導工程機械企業實施深度治理、提標改造,自覺履行污染防治主體責任。
《意見》通過建立應急管控“白名單”“灰名單”差別化錯峰機制,對污染治理水平國內領先、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企業或生產線,免予執行應急停產、錯峰生產或執行最低限產比例,促使企業在污染治理方面投入更大,實現綠色生產。其中,“白名單”企業在春夏季期間可免予執行污染天氣禁止vocs工序生產的要求,秋冬季期間豁免停產,按照最低限產比例生產,且原則上限產不超過30%。
《意見》強調始終保持政策的適度性、連續性和穩定性,使各類企業形成穩定預期,杜絕僥幸心理。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