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寧夏啟動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
中新網銀川1月22日電 (于翔 李佩珊)1月22日,寧夏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工作啟動會在寧夏石嘴山市舉行,標志著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在全國啟動。
寧夏和北京外國語大學是全國首批兩家推進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的地區與院校。此前,國家教育部批復了《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寧夏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要求寧夏探索人工智能助推教師管理優化、教師教育改革、教育教學創新的新方式,實現教師隊伍建設與人工智能的全面融合,為全國提供可復制的模式和經驗奠定基礎。
據介紹,寧夏將在寧夏大學和寧夏師范學院創建人工智能應用創新中心,與寧夏區內外骨干企業及高水平大學聯合建立人工智能助推師范教育實驗室;推動人工智能、信息化等新技術與教師專業發展深度融合,開展分層分級的教師智能素養培訓;開展寧夏優質學校及全國高水平學校與寧夏貧困地區學校結對幫扶,建立遠程同步智能課堂;開展實驗學校智能化教學基礎設施建設,每校至少建設1個基于大數據、信息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人工智能教室和1個vr教室;與寧夏高考改革緊密銜接,建設新高考智能化、信息化支撐系統。
此外,為確保人工智能助推教師隊伍建設行動試點學校的教師都能廣泛參與,寧夏作為首批試點地區,將遴選銀川一中、銀川二中、吳忠市朝陽小學、銀川市第一幼兒園等15所條件較好的學校,建立人工智能應用實驗校。通過編制人工智能等以新技術知識應用為主要內容的校本教材,推動教師廣泛使用智能助手,啟動智能教學,設立一定教學課時,開展系統的人工智能教育,促進教師積極有效開展人工智能教育教學。寧夏回族自治區副主席王和山表示,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推進教育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人工智能作為引領未來的高新技術,進一步加深了互聯網與教育融合的深度和廣度。通過人工智能的輔助,中國教育將發生革命性的改變。“我出生在貧困的寧夏西海固地區,我們那屆2000多學生考上大學的只有110人,在落后地區,一個大學生足以改變全家人的命運。教育尤其是教師隊伍建設對寧夏的發展十分重要,開展人工智能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讓廣大教師從一些煩雜瑣碎的事務中解放出來,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鉆研業務,關注學生創新教學,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教學模式,推動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方式變革。尤其對于貧困地區,人工智能將助推遠程同步智能課堂,實現教師網上‘智能手拉手’共同發展。”王和山說。
來源:新浪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