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9年1月22日電 /美通社/ -- 近日,全球能效管理與自動化領域數字化轉型的領導者應邀參加了boma中國舉辦的能源管理論壇。在論壇開場,研究專家首先解讀了《boma中國2018年商業地產能源管理現狀調研報告》。而后在論壇期間,結合其數字能效解決方案,充分展示了其對包括能源審計、建筑節能在內能源管理賦能商業地產資產的洞見,以及助力商業建筑實現更高性能、贏得更高回報的專業頂尖實力。
建筑節能再升級 施耐德電氣深入解讀商業地產能源管理奧秘
近年來,中國商業地產發展在新零售、體驗營銷、智慧商業等概念的推動下,逐步步入提檔升級與結構性變化的“新常態”。在第六屆年會上,boma中國曾指出,商業地產中的能源成本已成為運營中的一項重要支出,同時資產運維成本約占總成本的75%,能效升級迫在眉睫。基于此,2018年boma中國根據國際標準《高性能組合框架》,對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展開調研,以物業管理者、項目經理、資產管理者為調研對象,從能源評估、承諾、計劃、實施、實現資本化五大方面展開調研,最終正式發布了《boma中國2018年商業地產能源管理現狀調研報告》。
該調研報告指出,建筑運營方雖已具備一定的能源管理意識,但對能源管理的應用價值,及如何有效地發現樓宇管理問題,從而制定合適的能源管理策略仍有認知偏差。因此,提升能源管理認知,推動高性能能源管理在國內落地與執行是行業內亟待解決的問題。論壇期間,boma中國邀請的業內專業人士重點詮釋了高效能組合框架的必要步驟,并強調能源效率與資產價值之間的關系不只是降低運營成本,更重要的是通過高性能樓宇競爭優勢,吸引租戶和業主,實現資產保值增值。
中國數字運營中心負責人董鵬則向與會來賓介紹了基于ashrae可管理、可評估、可實施的能源審計在制定有效建筑能源策略中的重要意義,并分享了對以提升能效為目的,以數據為依據,實施無成本或低成本建筑節能調整優化的見解。他表示,能源審計的意義在于“先量體,后裁衣”,即從能源消耗基準出發,采集數據分析能源使用情況,幫助運營者確定現有降低能源成本的機會,進而詳細說明低成本/無成本措施和可以實施的資本改進措施。然而,目前多數業主和管理者對能源審計概念模糊,更無法通過能源審計提升能源管理績效。
施耐德電氣中國數字運營中心負責人董鵬發表演講
作為商業建筑領域的領袖,施耐德電氣正在基于面向樓宇市場的ecostruxure,在互聯互通的產品、邊緣控制、應用分析與服務三個層面不斷完善數字化部署,打造更加全面的數字化解決方案及全生命周期能效管理模式,賦能中國商業地產的數字化轉型,以實現商業樓宇更節能高效,為地產增值。目前,施耐德電氣已為全球超一百萬座建筑提供設備和服務。
來源:美通社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