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珠海市知識產權協同保護信息平臺發布儀式現場
“平臺將為創新主體提供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一窗通辦’,實現多元主體全覆蓋,業務領域全覆蓋、規范標準全覆蓋,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服務的快捷度和便捷度。”1月23日,廣東省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舉辦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專家會暨信息平臺發布儀式,珠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平臺的主要功能。
該平臺由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牽頭,12家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單位共同搭建,設置了統一的業務處理入口,涉及12個協同保護單位的業務,包含專利、商標、著作權和商業秘密等8個類別,覆蓋22項知識產權保護相關事項,實現了多元主體全覆蓋、業務領域全覆蓋、規范標準全覆蓋。
珠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針對創新主體在處理知識產權糾紛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該平臺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實現智能咨詢、智能表單、智能流轉、智能統計,打造“7x24小時”智能服務與人工服務相結合的服務新模式,充分發揮“四快四少四集中”的綜合服務優勢,通過“四快”——快速咨詢、快速調解、快速維權、快速反饋,實現“四少”——減少申請人的辦事疑問、填報內容、等待時間和跑腿次數,促使“四集中”——協同保護單位在流程、資源、業務、數據上實現集中管理,為創新主體提供更便捷的線上服務,為協同保護單位提供更高效的信息,以便更高效地開展協同保護工作,從而大幅提升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效能。
“該平臺的上線運行將有力推進知識產權糾紛快速處理,促進協同保護單位聯接互通,建立合作溝通機制,發揮協同保護效應,起到‘1+1>;2’的作用,將整體糾紛解決周期壓縮55%以上,為企業、科研機構等創新主體提供便利服務,降低糾紛維權成本。”珠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
珠海市副市長李翀表示,知識產權保護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復雜的工作,珠海市各協同保護單位要深入實施知識產權強市戰略,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政策體系,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優化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提升知識產權運用水平,不斷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合作對接,推動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努力將珠海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的創新高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標桿城市,開創知識產權事業的新局面。
平臺發布儀式后,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知識產權研究會、中華專利代理師協會、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以及香港大學、澳門大學的專家學者,圍繞知識產權保護相關議題進行了主旨演講,為珠海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工作提出了相關建議,以促進珠海更好地融入大灣區知識產權高地建設。(本報記者 馮飛)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