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廣東省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大會在廣州召開。記者獲悉,全省累計建成或在建國家質檢中心87個、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7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6個、國家標準驗證點4個,輻射服務168個產業園區,形成了結構合理、運行高效、具有廣東特色的質量基礎設施體系。
近年來,廣東省委、省政府在制造業當家、新型工業化、大力實施廣東質量提升工程、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部署,需要加快推進適應現代產業體系的高水平質量基礎設施建設,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動能等提供有力保障。
據介紹,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會同省有關部門以實體經濟為本、堅持制造業當家,突出“夯基促融,強質增效”,集中資金投入90.9億元,持續強化質量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持續建設一批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現代質量基礎設施,在全國率先建成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集聚區(廣州),無人機產品等5個國家質檢中心順利通過驗收,國家服裝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廣東)清遠基地建成并投入運營,獲批籌建國家碳計量中心(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計量區域中心,規劃建設13個覆蓋高端工業控制芯片、新能源汽車等重點產業的國家級、省級質量標準實驗室。
此外,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布局建設“一站式”服務平臺170個,幫助9.6萬家經營主體解決質量難題,助推中等規模以上企業增加產值22億元,借助“粵品通”質量技術幫扶平臺為1.1萬家中小微企業提供專屬質量服務,會同省有關部門聯合發布并推廣實施12個產業標準體系規劃與路線圖,制定發布836項關鍵技術標準,積極推進技術成果轉化應用,推動265項技術成果落地轉化,設立全國首個省級“重點科技產業質量基礎共性技術研究及應用”專項,獲批國家級、省部級科研項目2271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19項,申請或授權專利超過7000項,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標準42項、國家標準1367項,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