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東粵西粵北12個地市全部參與,共吸引619個項目參賽,50個優秀項目脫穎而出……近日,首屆粵東西北知識產權創新創業大賽(“粵創賽”)正式收官。自大賽今年7月份啟動以來,一股知識產權助力創新創業的熱潮在粵東粵西粵北區域興起。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保護知識產權就是保護創新。作為經濟大省、創新大省,廣東始終把知識產權作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不斷加強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推動知識產權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近年來,為構建服務生態,促進知識產權價值實現,廣東立足灣區、面向世界打出了一套“組合拳”,逐漸形成了具有國際影響的知識產權品牌。值得注意的是,“粵創賽”與“灣高賽”(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灣商賽”(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商標品牌培育大賽)聯動打造“三賽三強”。“三賽”同頻共振,推動知識產權賽事全省覆蓋全面鋪開,知識產權梯隊發展格局加快形成。
以賽為媒,挖掘一批創新成果。“三賽”并非“為賽而賽”,而是以賽促引、以賽促投、以賽促用,旨在搭建創新創業、招商引資的窗口平臺,吸引創新、投資、知識產權等資源要素集聚,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粵創賽”挖掘出的一批高價值、高質量、高關注度的優秀成果,就充分展示了粵東粵西粵北地區在知識產權創新創業方面的廣闊潛力。與此同時,大賽實現了多個項目簽約,有力推動創新成果與市場需求雙向奔赴,知識產權創造與科技創新相融并進。
以賽為媒,激活一池春水。“三賽”創新賽事理念、機制和模式,將“賽訓”“賽宣”“賽投”結合起來,為企業講政策、解難題、辦實事,激活創新創業一池春水。今年的“灣高賽”就曾專門舉辦項目轉移轉化培訓暨對接會,其中在賽前培訓環節,聚焦知識產權運營、融資過程的難點與痛點,為創新主體給予專業化建議和指導;在轉移轉化環節,組織投融資機構、服務機構代表等就項目的核心技術、應用場景、盈利模式、投融資需求等方面進行多方互動交流,不僅有利于為廣大企業和創新創業主體創造良好環境,特別是助力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而且有利于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全鏈條,進而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熱情。
以賽為媒,樹立一批標桿。“三賽”通過樹立一批標桿企業、項目,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為省內相關企業創新發展明確路徑、提供借鑒。在這方面,已舉辦了五屆的“灣高賽”,樹立了一批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和落地轉化的標桿,引導帶動一批創新主體積極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工作;“灣商賽”則發現、培育、展示了一批特色鮮明、競爭力強、市場信譽好、產品或服務價值高的廣東商標品牌;“粵創賽”中,不少是由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領銜的項目,以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創新性的優勢展現出其在知識產權轉化方面的硬實力和帶動力。
揆諸“三賽”,“辦比賽就是送服務”的理念一以貫之,以“讓創新者創業者一展所長”目標明確、方向清晰。隨著比賽的深入與營商環境的改善,各地吸引不少華僑華人、港澳臺同胞投資創業。面向未來,期待“三賽”越辦越好,更大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陸 夷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