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頒布實施三十周年。12月1日,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在廣州舉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實施三十周年主題活動暨廣東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大講堂活動”。
廣東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光明表示,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核心,是市場機制高效運行的重要基礎,反不正當競爭在維護公平競爭中具有基礎性關鍵作用。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明確將加強反不正當競爭作為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廣東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明確提出,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對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提出新要求。三十年來,廣東反不正當競爭工作始終與改革開放進程同頻共振,為市場經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活動現場 南方+ 賓紅霞 拍攝
廣東不斷加強監管執法,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累計查處不正當競爭案件5.7萬余宗,罰沒14.4億元;不斷推進競爭政策實施,與市場監管總局省部共建,推動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統一大市場公平競爭先行區;不斷完善反不正當競爭協同共治機制,建立反不正當競爭部門間聯席會議制度,持續舉辦“廣東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大講堂活動”,廣泛宣傳倡導公平競爭文化,為全省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下一步,廣東市場監管部門將持續建立健全地方法規體系,加大競爭執法力度,加強商業秘密保護,深化公平競爭文化倡導,全力打造大灣區統一大市場公平競爭先行區。
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一級巡視員楊洪豐表示,廣東連續第三年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大講堂活動,通過演示案例、以案說法的形式,別開生面地開展普法宣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成為全國反不正當競爭執法普法工作的一大亮點。他表示,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反不正當競爭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找準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的著力點和切入點,進一步提升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的影響力,營造公平競爭的良好社會氛圍。希望廣東繼續努力,多出經驗成果,向全國推廣。
主題活動還邀請了省法院法官、專家學者、企業代表作主旨演講。廣州、深圳、珠海、佛山等四地市場監管部門代表進行了沙龍訪談式的經驗分享,交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工作和商業秘密保護工作經驗做法。
在“廣東省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大講堂活動”環節,廣東市場監管系統執法人員從案件基本事實、法律適用、處罰結果、警示意義等多方面,分別對10個典型案例進行了深入講解。案例類型涵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仿冒混淆、商業賄賂、虛假宣傳、商業詆毀、不正當有獎銷售、侵犯商業秘密和網絡新型不正當競爭等七種不正當競爭行為,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和示范性。高校專家學者對典型案例進行了點評,充分肯定案件在調查取證、定性處罰等方面的方式方法和顯著特點,為市場監管衛士的專業素養和良好形象點贊喝彩。
南方+記者 賓紅霞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