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廣東報道(謝宇芳 記者 李和英)10月18日,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以下簡稱灣高賽)初賽在廣州舉辦,經過嚴格專業評審,選出灣高賽“雙百強”項目進入復賽。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促進處處長王留軍表示,自2019年以來,4屆灣高賽累計吸引內地和港澳地區2699個項目參賽,評出百強項目700個、50強項目351個、金獎、銀獎、優秀獎151個。今年第五屆“灣高賽”在廣州市舉辦,廣州在促進知識產權成果轉化運用方面具有豐富的政策和經驗,有利于推動高價值專利項目的落地轉化。他希望各位評審專家秉持公平公正、科學嚴謹的工作態度,確?!盀掣哔悺钡臋嗤?、專業性和可信性。并要求加大灣高賽的宣傳,在大灣區內形成強大品牌效應,營造粵港澳大灣區推進創新、創業、創造的氛圍。
“希望通過初賽的高標準評審,產生更多高質量、高價值、可轉化的專利項目。”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促進處處長林海軍表示,近年來,廣州市大力實施知識產權強市戰略,加大知識產權政策扶持和財政投入力度,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創新,著力打通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服務和管理全鏈條。截至今年8月,全市有效發明專利14.07萬件,同比增長27.5%。2023年1—8月,知識產權質押登記數736筆,質押金額208.6億元。廣州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廣泛宣傳,積極發動,大賽各項數據創歷史新高。
在活動現場,橫琴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柴鵬對初賽評審標準、專家分組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詳細說明。本屆灣高賽初賽評選由33位資深專家評委形成11個評審專家小組,各小組由2位知識產權領域專家與1位技術領域專家構成。專家評委在現場簽訂了服務承諾書和保密協議,確保大賽評審的公平公正。根據《2023年粵港澳大灣區高價值專利培育布局大賽評分規則》,專家評委秉承灣高賽開放、透明、公正的評比原則,分別從專利產品的技術先進性、技術效果、產品市場規模,核心專利授權文本質量、保護范圍及穩定性,以及項目中已布局其他相關專利的數量、類型和質量等方面進行評審賦分。
最后根據專家現場評審(占比95%)及網絡投票(占比5%)的規則評選灣高賽“雙百強”項目進入復賽。網絡投票已于10月14日結束,總票數超過145.64萬,充分體現了大賽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2023年灣高賽重點關注國家及大灣區重點發展培育的戰略性產業領域,以專利技術領先、市場價值潛力大、落地轉化實施概率大的戰略性產業集群領域項目為主要參賽對象。自8月14日啟動以來,大賽積極組織全國范圍內的巡講培訓,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在廣東省21個城市和港澳地區,以及貴州安順、福建龍巖等省外城市開展巡講38場,累計覆蓋人數達3.8萬人次;并組織開展“我為灣高賽代言”活動,邀請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藍偉寧擔任大賽啟動階段的代言人,進一步調動創新主體積極性,提升優質項目參與度。
作為粵港澳知識產權交流合作品牌,灣高賽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踴躍參與,初審合格項目809個,其中21個境外項目進入初賽,包含港澳項目16個和其他國際項目5個,大賽全球化取得新突破。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大賽報名注冊量達1193個,創歷屆賽事新高。
除了數量的顯著增長外,量質齊升也是一大亮點。據統計,參賽項目涉及團隊人才近萬人,匯聚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等高層次人才,為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創新人才集聚高地提供堅實支撐。此外,本屆大賽更加突出轉移轉化的價值導向,除了在評分標準中新增專利項目商業價值實現情況、比賽期間專利運營行為等維度以外,在報名階段成功征集了554個有成果轉化、投融資對接需求的參賽項目,后續將舉辦項目對接會,實現精準對接,助推落地轉化。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