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被稱為“中國縫制設備制造之都”的浙江省臺州市,飛躍集團依舊是當地首屈一指的龍頭企業。作為全球最大的縫制設備生產出口基地,飛躍集團被譽為中國縫制設備行業的排頭兵,但就是這個“排頭兵”,近日卻被傳出部分產品產銷量嚴重下滑,資金鏈斷裂的消息,引發了人們的關注。
記者了解到,受制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日子不好過的不僅是飛躍集團,業內其他知名縫企如中捷、標準等,幾乎都存在同樣的問題。面對行業加速洗牌的現狀,中國最大縫制設備生產基地所在的臺州市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意見,鼓勵企業開展科技攻關和新品研發,此舉或將成為破解行業困局的出路。
縫制設備行業低迷
盡管飛躍集團已形成年產各類縫制設備500多萬臺的能力,其中包縫機、繃縫機還占到世界總產量的50%,但這家儼然已成功“躋身于世界行業先進之列”的企業卻曝出資金鏈斷裂的傳聞。
公開報道顯示,早在今年3月27日,臺州市經委主任張銳敏已來到飛躍集團蹲點調研,并與相關人員一起分析,破解當前企業發展難題。
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專訪時,飛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則表示:“公司情況一直正常,政府部門跟企業經常接觸,都是正常的調研。”但同時,邱繼寶亦坦承:“目前飛躍集團是有一些困難,包括美元貶值,出口受阻,說沒有困難是假的。”面臨著困境的縫制設備企業實際上不止飛躍集團一家,同為行業龍頭的標準股份(600302,sh)今年一季報顯示,其基本每股收益僅為0.0120元,相比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了91.58%。公司2007年年報顯示,雖然其去年縫制設備營業收入同比增加了8%,但營業成本上升更快,營業利潤率反而同比下降了2.38%。上工申貝(600843,sh)也面臨著同樣的局面,其縫制設備營業成本的增幅遠遠大于營業收入,同期營業利潤率下降了9.99%。
和飛躍集團同處浙江臺州地域的中捷股份一樣難逃行業低迷的影響,其一季度基本每股收益為0.0250元,同比下降了81.23%。
臺州市縫制設備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將飛躍集團的問題歸結為“由于近些年在技術進步、產業升級和國際化等方面投入過大、戰線過長,部分產品產銷急劇下降,再加上緊縮的貨幣政策給企業的資金鏈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外部因素加劇行業困境
作為全國最大的縫制設備生產和出口基地的臺州市擁有規模龐大的生產企業群體,歷來是行業調整的風向標。公開資料顯示,今年一季度,臺州縫制設備規模企業總產量為101.56萬臺,比去年同期下降15.3%,產值和效益也出現明顯下滑。
在一份文件中,行業協會將縫制設備行業低迷的現狀歸結為“2007年下半年以來,在原材料和能源價格飛速上漲、國內服裝產業調整、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稅率下調、勞動力成本提高、美國次貸危機等一系列不利因素”的影響。
在中國縫制設備網致企業家的一封公開信中,則將行業面臨困境的原因歸結為人民幣的持續升值和新勞動法的出臺。公開信表示,人民幣的持續升值,直接導致了行業很多外貿訂單的結束,而新勞動法的出臺則宣告了低成本競爭時代的結束,直接導致很多中小型的制造企業關門、倒閉、停產,對大企業影響也非常大,行業內的大企業、大公司,紛紛大量裁員,并把采購中心往外轉移。
標準股份一季報也將凈利潤減少的原因總結為受“宏觀經濟形勢走低、人民幣升值、紡織服裝業出口退稅率下調、勞動力成本上升,導致紡織服裝產業對于縫制設備的需求減少。”
2008將是行業洗牌之年
據業內人士透露,僅去年下半年,廣東省就有大量服裝、鞋企關門倒閉。最近讓縫紉機經銷商們感嘆最多的一句話就是:“都關門了,問誰要錢去?”
值得注意的是,標準股份一季報顯示,公司一季度每股現金流為負0.1464元,同比大幅下降了115.17%,在無流動資金支撐的情況下,企業的經營顯然將面臨巨大的困難。龍頭企業如此,大量中小企業的日子當然更不好過,對此,網友timelines認為:“08年是我們行業洗牌之年。”臺州市縫制設備行業協會亦持同樣的觀點,“經過多年規模擴張性發展的縫制設備行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行業‘洗牌’加速,進入從快速發展向平穩發展過度的調整轉型階段”。而此前,中國縫制機械協會有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地指出:“由于行業低迷,伴隨著許多中小企業的倒閉,已經可以看到行業重新洗牌的時刻到來了。”
加速創新或成出路
臺州市縫制設備行業協會發布的報告表示,要想突破目前的困境,企業必須“加大產品的研發力度,增加高質量、高附加值產品的比重”。而臺州市人民政府出臺的政策意見中,也表示對于縫制設備行業,要“鼓勵企業開展科技攻關和新品研發”。中國縫制設備網的公開信中同樣表示,企業要“激勵員工大膽技術創新、管理創新!”。
與此同時,在《臺州主導行業加快產業升級報告》中指出,目前,臺州工業縫紉機正向高檔次和多功能特種機型轉移。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中捷股份新任董事長李瑞元表示:“目前公司的首要任務就是推動創新能力的發展,公司要想打破日本及其他國外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老大的地位,就必須改變目前落后的局面,而技術創新是最重要的手段,這也是公司發展的方向。”
作者:孫嘉夏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