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在凱雷并購徐工集團水落石出之前,徐工科技(000425.sz)率先因定向增發停牌。
6月20日,徐工科技公告,擬通過定向增發收購徐工集團下屬企業資產和股權,并已聘請中介機構進行盡職調查。
“由于剛啟動定向增發,具體何時實行還得等待,目前很難承諾增發的準確時間。”徐工科技證券部一內部人士表示,“但是,我很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
坊間流傳的增發方案指,徐工集團旗下的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和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有望先期注入徐工科技。
對此,徐工集團有關高管表示,“目前并沒有最終確定注入哪些資產,有可能一次性打包注入核心資產,也有可能分批注入。”
據介紹,徐工集團去年銷售額約308億元,總利潤約25億元。其中,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主要生產汽車起重機與履帶起重機,去年銷售收入達140億元,利潤超10億元;徐州工程機械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主要負責整個集團的整機與零部件出口,去年銷售收入約5.6億美元。
“如果采取一次性注入上述兩家子公司,其銷售總規模約180億元,可見其資產價值很不錯,這相當于實現主業整體上市。”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問題的關鍵在于,徐工集團是否愿意在目前的處境下實現主業整體上市。”
對于這一疑問,徐工集團董事長王民在6月初接受媒體采訪時多次強調,“目前集團無整體上市計劃。”
6月20日,徐工集團另一位負責人解釋,“我們也注意到了關于徐工科技資產注入的各種猜測,但是我們一直強調的是無整體上市計劃,并沒有直接否認資產注入。”
“徐工科技作為上市公司一直都是徐工集團下屬的旗艦性企業,但是這2年在走下坡路,集團高層非常關注,也一直有通過注入優質資產做強上市公司的想法,但是一直沒有找到合適時機。”徐工集團一位高管指出,這跟外資并購有直接關聯。
徐工科技今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每股收益為—0.025元。據徐工內部人士介紹,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場競爭過于激烈以及原材料漲價。
據介紹,徐工科技的主要產品為壓路機、裝載機、攤鋪機、平地機,2007年以來,徐工科技在經營上面臨著諸多困難。一方面,公司的主導產品競爭力減弱,市場占有率下降;另一方面,公司產品盈利能力下降,毛利率較同行業相對較低。
據記者了解,早幾年徐州重型廠的效益不好,這兩年翻身了,并成為徐工集團旗下控股子公司的頂梁柱,約占集團總收入的49%。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徐工科技的業績下降早就引起高層憂慮,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案。
綜合各種因素,徐工集團高層最終決定通過資產注入做強上市公司。頗令業界費解的是,徐工科技選擇在凱雷并購即將出最終審批結果之前停牌,并公告了定向增發的消息。
記者試圖就此征詢徐工集團一位高管,該人士表示,“定向增發的消息出來后,我們也很驚訝,但是我們無法解釋,為什么選擇在這個敏感時刻公告資產注入的計劃。”
另據未經徐工集團確認的消息,假如此次資產注入獲得證監會批準,徐工科技的總股本將由5.45億擴充到約10億股。按照這一數據推測,徐工集團此次資產重組的規模將很大,等于“再造了一個徐工科技”。
21世紀經濟報道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