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科技造明日之星,深商全球大會人工智能亮未來
2019-01-18 14:06來源:it資訊快報//
原標題:高科技造明日之星,深商全球大會人工智能亮未來
1月14日下午,由深商總會、深圳市商業聯合會主辦,首信集團總冠名的第五屆深商全球大會“明日之星-高科技高成長論壇”舉行。深圳市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黎浩、碼隆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黃鼎隆、麥谷科技創始人周志文、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黃源浩,發表了演講。
管理數字生命 掌握健康
深圳市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黎浩
碳云智能,曾被《財富》雜志列為全球50家引領ai創新革命公司,成立短短半年估值達10億美金。深圳市碳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黎浩帶來了他的分享。
“我們想做的是管理數字生命的公司,希望大家能夠掌握健康的未來,期待在座各位都能活過一百歲。”黎浩說。
那么,用生命科學和計算科學共同解讀生命到底是什么?
他表示,生命就是一個算法,在bt技術和it技術融合過程中,最主要的兩個關鍵詞是信息、進化。
信息在可操作、一定策略下的不斷累積,必然會產生進化,而進化在不斷演進過程中,無論是人類個體還是人類社會,必將以計算的方式呈現出來。
“但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個體都有差異性,我們希望在dna、rna、蛋白、小分子層面解讀生命的過程中,尋找到個性化、精準的健康的度到底是什么,每一個人的度到底是什么,這就是碳云想做的事情,在算法系統中解釋生命。”
如何重塑和改變自己呢?“我們希望有一個個性化定制精準健康解決方案,基于自己的數據,可以和醫生、系統、機器、數據達成共識,找到新的解決方案。”黎浩說。
最后,他表示:“希望大家都活過一百歲,更好地了解自己,掌握自己的生命數據。”
未來賦能傳統產業經濟,人工智能點亮未來
碼隆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黃鼎隆
“如果計算機可以像人一樣看懂各種商品,會有什么有意思的應用呢?”黃鼎隆問道。
“比方說可以看懂的人工智能用在零售領域,我們其實處于商品世界,路邊有各種店,社區、超市有各種各樣商品,可是這些商品都是線下的,它們沒有連接在一起,通過人工智能,只要通過一個攝像頭就可以把這些商品連接在一起。”
如果ai可以像服裝設計師一樣看懂衣服,黃鼎隆又舉例道:
“這是我們給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做的產品,通過這個產品可以分析預測流行時尚趨勢,你只要把t臺秀照片輸入這個系統,人工智能會自動把t臺秀上的模特提取出來,然后把模特身上穿的衣服提取出來,就像服裝設計師一樣,可以識別出衣服的各種屬性,比如領型、材質、風格等等,對各種數據進行量化。”
除此,他還列舉了人工智能+制造業、醫療的例子。
黃鼎隆說:“ 2017年我有幸參加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習主席在會上提到要‘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入融合’,我當時聽了這句話很振奮,因為我們做的就是這件事情,人工智能的核心作用是提升產業效率,一定要跟實體經濟中的各個產業深入結合,這就是我們在做的事情。”
未來,數據重構世界
探索汽車智能網聯數據化的美好未來
“這是一個物云大智的新時代,接下來我將從車聯網的角度闡述數據化的未來。”周志文說。
他表示,未來將是萬物互聯的智能世界。有了網聯,有了數據,需要人工智能來挖掘數據價值。未來汽車產業進化的新動能——“新四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電動化。
他舉例道,“因為全面的數字化,使得汽車被全面感知,我們會知道車況信息、駕駛人的操控信息、駕駛行為,通過車上各種傳感器獲取汽車行駛環境信息。從移動空間到想象空間,因為數據的打通,使得汽車被重新定義,通過數據可以打通汽車服務場景,重新定義人、車和生活的關系。”
周志文說,車聯網后,數據會重構大交通、構建大物流、賦能新零售、重構消費。
“未來我們還會創造汽車上的消費。汽車也是移動的私密空間,通過車聯網、萬物互聯、數據的打通,它會變成移動的影院,也可以打通很多新的消費場景。”
他認為,車聯網是下一個新藍海,隨著汽車產業的“四化”演進,智能汽車產業會進一步加速,未來會是萬物互聯的車聯網時代。
3d傳感點亮alot之眼
“3d感知如何給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硬件賦能?”黃源浩問道。
他表示, 這幾年來,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醫療、工作、娛樂,已經有非常多的智能硬件用到3d傳感器。
黃源浩說:“3d感知是所有智能硬件背后最重要的視覺傳感器,第四次工業革命從信息化走向智能化,智能化就是物聯網、萬物互聯,一堆智能硬件,每個智能硬件的構成無外乎最重要的幾塊,即計算芯片、通訊能力、感知器件、智能算法。”
深圳在人工智能時代、智能硬件時代有沒有不一樣的機遇?
他說:“深圳的機會一方面是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物聯網行業非常大,是國家的重點。此外深圳還有幾大優勢,深圳有全球最佳的供應鏈產業鏈制造業配套,智能硬件企業也非常多,能生產,有終端品牌公司,深圳智能硬件方面的技術創新也非常不錯,人才優勢明顯,aiot時代深圳大有機會。”
責任編輯: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布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閱讀 ()
來源:搜狐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