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開幕的“2019中國制造論壇”上,《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佛山攻略》研究報告發布。在近一年的時間內,課題組深入佛山69家企業和8個行業協會中調研考察,提煉出佛山實現轉型升級的戰略路徑。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專家委名譽主任、國家智能制造標準化專家咨詢組副組長朱森第表示,佛山制造業是中國制造業的一個縮影,具有典型性,研究佛山制造業轉型升級可以找到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鑰匙。
佛山是中國重要的制造業生產基地,其工業總產值接近2.5萬億元,在全國大中城市排名第六位,因而成為我國以民營經濟和制造業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代表性城市。
據佛山市市長朱偉介紹,近幾年,佛山一直在積極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堅定不移地淘汰落后產能,騰出新的空間發展新興產業;另一方面,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增強企業活力,提升產業鏈的競爭水平。2018年佛山主營業務收入超100億元的大型企業超過20家,廣東制造業強有109家在佛山,基本形成了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遍地珍珠的產業協作生態體系。
朱偉指出,佛山將以培育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為主要抓手,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力爭到2020年培育形成裝備制造、家居兩個超萬億元的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到2025年要培育形成兩個超0億元、四個超3000億元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引領佛山制造邁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
國家發改委學術委研究員、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在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發展仍處于并且將長期處于重要的戰略機遇期,對佛山制造業來講,解讀機遇期的新內涵,就是佛山制造業如何在風險期和開放期重合的條件下能夠生存、成長、發展、壯大。
“過去40年,佛山培養了美的、碧桂園等世界強、凈資產收益率名列前列的大企業,也培養出了一批好企業。下一步就是如何培養一批跨國公司、一批隱形冠軍。”張燕生進一步指出,佛山面臨轉型之痛,要著重解決缺技術、缺融資、缺人才、缺品牌、缺渠道的問題。
為此,佛山要構建跨境的一流人才網絡,開展全面國際合作,為企業解決高端人才的短缺問題。同時,發展一流的關鍵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并建立起一個跨境物流、人流、資金流、信息流互聯互通的網絡。
來源:中國經濟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