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九江市工信委主任陳南橋在2019年江西省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上發言時說,“九江傳統產業占全市工業比重近七成,是九江經濟的主力支撐,也是九江工業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主力軍和根本著力點”。
近十年來,九江堅定實施工業強市戰略,從強工興城,決戰工業,再到“新工業十年行動”和工業強市“百千萬”工程,工業始終是九江的首位戰略,九江工業也取得了規上企業、工業總量、工業稅收翻番的喜人成就。但在當前我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九江工業也面臨著傳統產業比重大、層次低、鏈條短,與高質量發展要求差距大、矛盾多等諸多發展問題。因此,優化升級刻不容緩,動能轉換勢在必行。
目前,九江市正在以政府為主導、以企業為主戰,多元聯動,矢志打贏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攻堅戰。
當好全省的“試驗田”和“示范區”
陳南橋表示,在九江工業正大力推進產業結構現代化的關鍵時期,九江市有幸被江西省政府選定為全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唯一綜合試點地市,為九江工業發展贏得了一次歷史性機遇,抓住并把握機遇,是時代賦予九江工業人的使命擔當。九江工業人將乘勢而上,打好這場攻堅戰,奮力實現九江工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當好全省的“試驗田”和“示范區”。
當前,優化升級已成為政府和企業的共識,升級則生、不升級則淘汰出局,這是市場導向,也是發展規律。因此,必須加快優化升級的步伐,在最佳時機掌握主動權,先行一步快人一招,以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效益。
堅定實施“多元聯動”
九江出臺了《九江市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省級綜合試點實施方案》,提出了“59475”目標工程體系,把目標任務與主攻方向、質量效益緊密結合;明確了“兩化”融合、技術改造、園區升級、產業集群發展“四大攻堅戰”;技術創新、綠色制造、產能治理、質量品牌、優質企業培育“五大提升行動”;及石化、鋼鐵、紡織、建材、食品、船舶六大主攻產業,全面構造了未來兩年傳統產業升級的“四梁八柱”。
著力推動企業層面開展科學研究型、工程技術型、客戶中心型、效益驅動型四類內部創新,達到改善管理結構、提高工藝水平、提升市場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目的。
成立了市、縣兩級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市本級首期拿出1個億的專項扶持資金,同時縣(市、區)按類別分別配套3000萬、2000萬、1000萬扶持資金;出臺了《九江市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市級綜合試點企業申報管理辦法》,擬精選60家企業(項目)重點支持,打造傳統企業升級樣本;整合了科技、發改、人才、國土、稅務、供電等專項資金和要素保障,成立了14個“一對一”縣區定向幫扶小組,全力保障優化升級快速推進。
力促傳統產業邁向“四化”
陳南橋說,九江市正在力促傳統產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和服務化。
繪就“作戰圖”。堅持新發展理念,以“四個轉變”為主攻方向,即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低成本競爭優勢向質量效益優勢轉變、高污高耗型向綠色循環型轉變、生產型制造向服務型制造轉變;突出“優化”和“升級”兩條主線,著力優化產業結構、增長模式、質量效益、競爭能力,升級研發平臺、工藝流程、產能產品、核心設備;以改革推動、創新驅動、融合互動、綠色促動、開放帶動、安全聯動六大路徑為具體抓手,全面繪就傳統產業優化升級的“作戰圖”。
緊扣“突破口”。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以破解當前傳統產業粗放式生產、低層次管理、低效益運行等問題為突破口。構建以市場為導向、企業為主體、高校院所為支撐的產業科技創新體系;構建信息化和工業化、制造業和服務業的深度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突出“主攻點”。堅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為主攻點。大力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重點推進石化、紡織兩大產業邁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大力實施智能制造跨越工程和千企“上云”專項行動,培育40戶以上智能工廠和100戶“兩化”深度融合企業;大力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等循環經濟,打造有機硅、鋰電池、精細化工等綠色循環經濟示范園區,建設一批綠色工廠、生態園區;加快傳統企業從單一的產品制造提供商向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轉型,大力發展面向制造業的信息技術服務,實現與制造業企業的無縫對接,每年重點培育10戶以上生產性服務業重點企業。
來源: 中國工業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