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周軒千)近日,發布《2019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預測》稱,2019年企業將加速應用基于云技術的人工智能軟件及服務。而德勤此前一項調查指出,在中國,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最為深入,在應用場景方面也逐步由以交易安全為主,向變革金融經營全過程擴展。
“我們認為,是人工智能最為理想的應用領域之一。由于金融行業具有相對嚴格和完備的監管合規要求,因此在數據積累和業務運營方面更加標準化。”德勤中國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主管合伙人周錦昌對《上海金融報》記者表示,在金融企業經營全流程中,由于人工智能主要應用在其客戶服務環節,因此對客戶服務流程的影響比較大,未來普遍形式是客戶與金融服務企業的人工智能服務代理進行交互,獲得建議和定制化的產品,進而提升運營效率和節省成本。
“相應的,數據規模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數據和信息系統方面的改革空間比較大,人工智能可較好地嵌入業務流程并提供相關服務;同時,未來金融產品也需要高度定制化,以支持較為復雜的決策。”周錦昌指出。
德勤稱,人工智能在金融領域最為廣泛的應用包括智能投顧、智能客服以及智能風控。周錦昌表示,“智能投顧相較于傳統金融服務有三大優勢:管理費用低,僅為傳統資管費用的六分之一左右;智能投顧可受理的理財服務對資金要求幾乎零門檻;智能化決策系統,能夠針對個人需求調整投資策略。”
“目前,人工智能初期效益的受益者主要是具有雄厚資金來源、強大的基礎設施以及高度專業化的人力資本的科技巨頭。但隨著云技術有力推動人工智能效率的增長,改善投資收益,我們預計這些效益將迅速擴展到更廣范圍的企業,而不再僅局限于少數人工智能的先行者。”德勤全球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主管合伙人paul sallomi 表示。
周錦昌表示,“除了與巨頭合作,有能力有資源的金融機構也可構建自身科技部門,如(,)建設線上服務平臺,以彌補線下網點較少的劣勢。未組建內部科技部門的金融機構,也可選擇與其他專精于某些領域的金融科技公司進行合作,如與京東共建金融科技實驗室、大數據平臺以及線上信貸平臺。”
德勤指出,當前,在人工智能技術與金融行業的融合中,參與的企業可以大致分為人工智能企業、互聯網企業與金融企業。“人工智能企業有技術優勢,向傳統金融機構提供硬件設備或軟件系統,但在整體解決方案、數據獲取等方面依賴其他企業;互聯網企業有數據優勢,并衍生了很多服務,能夠在傳統金融機構變革的過程中提供經驗及技術支持;傳統金融機構與人工智能企業與互聯網企業進行第三方合作,同時有能力的金融機構也可進行自主開發,這主要是出于數據保密與安全的考慮。”周錦昌表示,“總之,金融行業智能化進程需要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獲取各自所需要的資源,形成一種深層次的信任和合作關系。”
來源:和訊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