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我國自制的第一臺內燃機誕生,2008年我國內燃機工業迎來百年紀念。一百年來,我國內燃機工業從無到有,一步步發展壯大。歷經艱難的內燃機行業今天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包括內燃機制造和內燃機配附件在內近千家企業的重要行業。
在中國民族工業萌芽興起的大背景下,1908年中國內燃機行業開啟了它的發展歷程。從第一臺內燃機誕生到新中國成立,中國內燃機行業一直在艱難生存,新中國成立時,全國內燃機年產量只有約1萬馬力。在中國內燃機行業的最初發展階段,企業多為民營,整機廠和配附件廠數量少、規模小。
新中國成立后,百廢待興,我國內燃機行業在仿造和改造的基礎上,開始嘗試自行開發一些產品。同時,國家開始進行較系統和全面的發展,內燃機規模逐步擴大,有了一批較正規的內燃機批量生產企業,還建立了一批研究機構和工廠設計院,許多高校內也設立了內燃機相關專業。單缸柴油機由中低速向高速發展,多缸柴油機開始采用渦輪增壓技術。這段時間,內燃機行業發展速度雖然相對較慢,但是企業數量有較大增長,產品品種不斷增加,總產量也有相當大增長,搭建起了整個行業的初步架構。
改革開放給內燃機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國際交流與合作迅速發展,包括整機和配附件在內的技術項目引進增多,其中以生產許可證或技術咨詢項目為主,也有部分合資項目,這些項目多數代表了當時國內同類產品的較高水平。另外,由于經濟體制改革,個體經濟的迅速發展帶動了供農用運輸車和小拖拉機使用的單缸柴油機的發展,摩托車汽油機也有大幅度增長。隨著產品技術要求的提高、制造設備越來越多的引進、國產設備的不斷改進,內燃機的制造水平和產品質量在這一階段得到了迅速提高。同時,國家開始建立若干與內燃機有關的重點實驗室。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內燃機行業可以說是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挑戰與機遇并存。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國際企業來到國內投資,合資和獨資項目越來越多。同時,排放治理問題被全世界所關注,逐漸嚴格的環保治理標準對內燃機產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促使我國內燃機產品技術水平和制造工藝進一步提高。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內燃機行業也充滿了機遇。近幾年,國家不斷強調加強自主創新,生產企業通過多種渠道提升自主研發能力,如通過與國外合作開發擁有自己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提高自身的設計水平,這方面的努力也使得產學研相結合取得了更多有實效的成果。自2003年以來,很多具有豐富海外工作經驗的“海歸”人士回國工作,對我國內燃機行業技術隊伍的加強和素質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在種種努力下,內燃機工業發展了一批新產品,通過各種途徑先后開發出一批滿足歐ⅰ、歐ⅱ、歐ⅲ的發動機,開發出一批滿足各種先進發動機的內燃機配附件。
“我國已經成長為世界級的內燃機生產大國。”中國內燃機工業協會理事長倪宏杰以數字為證。據統計,2006年我國內燃機年產量達到4700萬臺、總功率9億千瓦,2007年總產量5800萬臺、總功率超過10億千瓦。倪宏杰認為,中國的內燃機工業從整體上看,產品質量和技術水平已得到明顯的提高,產品的結構也向好的方向發展,中國的內燃機工業體系,已從量的積累轉向質的提升,并且在調整中不斷加強。我國現在正處于建設一個資金來源多元化、產品多層次的現代化新型內燃機工業體系的時期。
不僅要“大”更要“強”,內燃機行業爭取到2020年使中國成為一個內燃機生產強國。長遠的奮斗目標催促著內燃機行業從業者的前進步伐,新的發展趨勢正在行業內形成。
隨著科技的迅速進步和對環保要求日益嚴格,內燃機已進入高科技時代。令人欣喜的是,近幾年這樣的自主創新成果不斷出現。我國車用內燃機的弱勢產品車用汽油機實現了自主創新的突破。
奇瑞汽車將自主創新的突破口選在了發動機領域。2005年3月28日,奇瑞汽車發動機二廠首臺高性能發動機點火成功;4月,奇瑞六款自主研發的高端發動機在上海國際車展亮相;目前,奇瑞已經將發動機一廠和發動機二廠整合為一個全新的發動機公司,同時投資30億元,組建了一支來自歐、美、亞三大洲8個國家包括200多名高級工程師的世界級作業團隊,從德國和意大利引進了9條代表國際最高工業水準的生產線和近200臺數控加工中心,可以在18分鐘之內轉換生產程序,能夠柔性生產18款樣式各異、性能不同的發動機,同時海量信息控制的工業網絡系統則可以保證生產過程的精細度。2006年10月31日,奇瑞與意大利菲亞特簽訂合作備忘錄,部分菲亞特轎車將裝載奇瑞生產的1.6升和1.8升acteco汽油機。
而擁有一定優勢的車用柴油機也在不斷推出自主研發產品的同時,開始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通過更多新的合作,不斷發展壯大。以濰柴為例,2005年3月濰柴試制成功我國第一臺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10升、12升大功率歐ⅲ發動機“藍擎”wp10、wp12,同年6月將首臺藍擎wp12交付陜汽裝車試用。在2006年7月,濰柴動力以“藍擎”為代表第一次將大功率柴油機向國外oem配套市場出口。2005年12月濰柴收購湘火炬,通過資本市場實現企業新一輪的擴展。2006年4月,濰柴動力和福田汽車、德國bosch公司、奧地利avl公司締結戰略聯盟,福田、濰柴動力雙方將共同開發專為福田重型載貨車配套的新產品,并將使用由雙方共同注冊、共同擁有的“濰柴歐ⅳ動力”品牌。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