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艘出口工作船揚帆出海,一套套海洋工程設備揚名國外,一條條內河駁船通達江河……
近年來,梧州船舶工業捷報頻傳:
——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日前承接的新加坡和沙特船東的三用工作船、中海油田服務公司的4000馬力全回轉油田工作船等產品,都是噸位大、分段重、系統安裝調試復雜的高檔次船舶產品;
——近日,中船華南船舶機械有限公司被自治區認定為廣西海洋及船舶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對推動廣西區內國內海洋工程設備及船舶配套行業的發展,推進海洋工程設備、船舶配套產品國產化具有重要意義;
——由廣東客商與藤縣船舶業主投資3200萬元建設的藤縣金達船務公司造船廠,設計年產1000噸級以上船只20艘,年產值1.3億元,現已有國內及東南亞、香港、泰國等地客戶聯系造船訂單業務,首期4艘為桂平等地客戶建造的船只正在抓緊施工;
……
一組組數據,一個個鮮活的例子,說明梧州傳統的船舶工業正在逐步振興。
作為廣西船舶工業的龍頭城市,代表區內船舶工藝最高水準的制造基地,梧州船舶制造業再現活力。
船舶工業歷史源遠流長
根據《梧州市志》記載,秦代在桂江上源開鑿靈渠,溝通珠江水系和長江水系后,梧州成為嶺南貨物集散地。隨著中原文化不斷南移,木質船制造技術隨之傳入梧州。
上世紀50年代中期,梧州市全行業的私營廠家經過聯營、公私合營等改造,組成了當時廣西最大的船舶修造企業——梧州船舶修造廠(1985年改稱為梧州造船廠)。1959年,該廠造出梧州第一艘180匹馬力的鋼質拖輪,結束了梧州只能建造木質船的歷史。
1967年秋,國家第六機械工業部決定在梧州建立東方紅機械廠,為華南地區各船廠生產配套零件,1971年基本建成。
1969年秋,六○○四造船工地擴建成桂江造船廠(即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前身)。與此同時,國家投資470多萬元,擴建梧州船舶修造廠。
1970年至1979年,梧州船舶修造廠、桂江造船廠共建造各種船舶195艘。1984年,東方紅機械廠改稱為華南船舶機械廠(即中船華南船舶機械有限公司前身)。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梧州船舶工業增添了新的生機和活力。上世紀80年代初,桂江造船廠率先把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先后為美國客商建造了海上石油鉆井平臺支柱,并為一些發展中國家建造了多艘舶艇。梧州造船廠、華南船舶機械廠和梧州船用鍛鑄件廠等企業,均有產品銷往香港及東南亞等地。1980年至1989年,梧州船舶工業共為國家創匯4000多萬美元。
梧州市民用造船工業在上世紀90年代曾一度得到較快發展,成為該市主要工業產業之一。
1991年船舶修造企業有12家,可承建1000噸的海散貨船及500客位的內河、沿海客輪,全年完成工業產值3500萬元。
1993年船舶修造企業增加到20家,年修船能力82030噸,年造船能力53928噸,全年工業總產值約為7094萬元。迄今為止廣西建造的最大民用船舶——3000噸遠洋貨輪,也是由當時的梧州市造船企業生產的。
可惜好景不長。隨著世界船運整體走入發展的低谷,梧州船舶產業嚴重衰退。
梧州船舶產業“雙雄”
雖然梧州船舶工業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這一傳統工業并沒由此沒落,而是穩步向做大做強的方向發展,無論是工業產值,還是技術力量,近幾年都比原來大大提高,繼續保持廣西船舶工業“領頭羊”的地位。
在這一發展浪潮中,由桂江造船廠、華南船舶機械廠轉制而成的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中船華南船舶機械有限公司,逐步發展成為梧州市船舶工業“雙雄”。
多次榮獲“廣西優秀企業”的中船桂江造船有限公司,目前承建的船舶,基本是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較高、建造難度大的高檔次船舶產品。該公司利用目前造船火爆的形勢,有選擇地承建高檔次船舶產品,并利用高檔次產品建造,同時提高公司的硬件設施和軟件設計、公司管理水平,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目前公司船舶建造已經排期到2011年,去年的工業產值超過7億元。
而“雙雄”之一的中船華南船舶機械有限公司,自行研發的各種船用機械設備在國內同類產品中處于技術領先水平,多項產品創造了中國之最。公司生產的船用起重機,已經成為越南船東的優選品牌。
2006年,中船華南公司自籌資金成功研發出的第二代海洋平臺起重機及船用龍門行走起重機,成為國內第一家研發成功的高新產品。該公司自行研發成功的hq2800-25-30船用貨物起重機,主要配套15萬噸級以上船舶,打破了國外的相關技術壟斷,有助于促進我國船舶工業加快發展。
巧借“十一五”東風再揚帆
在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國家對壯大船舶工業實力作出了戰略部署。
按照這一部署,預計到2010年,我國造船能力達到2100萬載重噸,造船產量占世界市場份額的25%以上,初步形成中、日、韓三足鼎立的世界造船競爭格局。世界及國內船舶工業的再次復興,給梧州市船舶產業帶來了發展機遇。
中船桂江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擁有的技術不愁沒有訂單,但受限于場地不足、船臺不足等原因,目前無法承接更多的訂單,只能排期建造。在梧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企業正在擴建生產場地,可以預計,中船桂江公司民用船舶的工業產值,未來幾年可實現翻番。
為促進全市船舶產業繼續發展壯大,梧州市不僅把中船桂江公司、華南機械公司作為全市重點扶持發展的30家企業之一,而且還相繼出臺相關扶持政策,在辦理有關手續方面進一步簡化,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環境。
不僅如此,梧州市還計劃整合全市船舶工業資源,形成發展合力,使船舶工業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來源:廣西日報 肖苗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