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清船舶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溫州造船業發展遭遇岸線、人才等瓶頸,從2004年到現在幾乎沒有增長。溫州造船業發展已遠落后于臺州、舟山等周邊地區。
欣順船業辦公樓前,擠滿了龍門吊
欣順船業集團的辦公樓是一幢非常美麗的海景樓,但現在前面都是高聳的龍門吊,全部用于造船。但董事長胡志興卻仍高興不起來:手中的訂單已排到2010年,卻無法擴大規模。
樂清的黃華、七里港一帶幾家龍頭企業先后選擇在山東、安徽等地擴大公司規模;臺州30%—40%的造船業老板是樂清人。
樂清船舶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溫州造船業發展遭遇岸線、人才等瓶頸,從2004年到現在幾乎沒有增長。溫州造船業發展已遠落后于臺州、舟山等周邊地區。
上半年,市領導和政府部門負責人曾先后多次到造船廠考察、召開研討會,共商發展大計。
溫州船業將駛向何方?
樂清船舶工業協會秘書長虞元來介紹,目前樂清船舶企業手持船舶訂單已有100多億元,大部分是國際訂單。大多數造船廠的訂單已排到2010年。一些企業表示,現在只怕造不出,不怕賣不掉。
近幾年由于國外勞動力成本上升,國際造船業正向中國進行產業轉移。去年,國內船舶業的全球訂單量世界排名第一。在國內,大連等地的大船廠正加緊提升船舶建造級別,逐步放棄小噸位,溫州、寧波、臺州等地的中小船廠因此獲巨大商機。業內人士稱,溫州船廠生產船舶的噸位一般在3萬載重噸以內。
正是抓住國內乃至國際造船業的空白點,溫州造船業迅速崛起,訂單也紛至沓來。欣順船業辦公樓前幾乎每一寸地方都被擠出來造船。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樂清已完成船舶上水20艘,目前在建船舶有103艘,預計今年產值可達50億元。
訂單排到2010年
前景很好,訂單很多,但溫州的造船廠老板卻感到有些力不從心。
2004年,產出201條船;2005年,產出132條船;2006年,產出53條船;2007年,產出32條船……胡志興介紹了近幾年樂清造船業的產出情況。據樂清市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統計,去年樂清市船舶工業生產24.47萬載重噸,產值20億元。但在四五年前,樂清造船業產值便達30多億元。
2004年前,樂清七里港、黃華一帶是溫州造船業最密集的地方,造船人數之多可用“全民造船”來形容。樂清民營造船異軍突起,走在全省前沿,但現在已遠落后于寧波、臺州、舟山等地。
樂清船業在經營整治后,船的噸位從5000噸到現在的3萬噸以內,單艘船的價值得到了提高,生產船的數量減少了,但總產值基本持平。“但商場中,不進則退。”胡志興無奈地說。與周邊城市相比,溫州船舶工業的發展速度顯得非常緩慢。
1991年8月1日,中國船級社(ccs)上海分社便在溫州設立辦事處。這是在浙江省內繼寧波之后的第二個辦事處。臺州是近幾年才并入ccs溫州辦事處,但是其規模已遠超溫州船業。虞元來透露,2007年臺州船舶工業產值已超過100億元,2008年預計達150億元;舟山2007年船舶工業產值已達193億元,2008年預計達300億元。
失去2004年前的領先位置
去年,國家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的《船舶生產企業生產條件基本要求及評價方法》實行。標準中對我市船舶業考驗最大的是:二級ⅰ類一般船舶生產企業的岸線長度應不少于350米、占地面積不低于8萬平方米,并且需要提供生產用地權屬(所有權或使用權)證明。
對于在樂清七里港至黃華一帶5.8公里的海岸線上,集中的20多家船業公司而言,有限的岸線資源限制了規模擴大。另外,樂清許多船業公司除營業執照外,其他手續證書都沒有。據介紹,樂清23個會員企業中已取得海域使用權證的只有3個。
胡志興說,企業沒有合法的產權手續,企業主投入巨額資金建成的船廠,就無法作為銀行開具保函的抵押物。銀行不出具保函,嚴重影響我市船舶制造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目前能夠開具保函的企業,大多數是以企業其他固定資產作為抵押。
據悉,目前樂清幾家龍頭企業已選擇在山東、安徽等地擴大公司規模,擁有數千畝地;臺州30%—40%的造船業老板是樂清人。虞元來說,岸線、海域使用權、水電交通、人才等瓶頸,限制船業發展,船業發展亟須政府支持。
難破岸線、海域使用權證等瓶頸
路在何方
如何突破瓶頸,發展溫州船舶制造業?
業內人士表示,發展關鍵還應將有限資源用到點子上。比如在同一海岸線上,與其發展三四家企業,不如發展一家,做大做精。
胡志興表示,樂清造船業再不能像以往那樣“什么都上”,重復規劃,更應該朝專業化、精品化發展。他介紹,近幾年樂清造船業也在做一些提升產品附加值的事情,并開始造ccs船級社、德國勞氏船級社等國際高標準的船。去年,樂清中瑞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和欣田船業有限公司并入了欣順船業集團,浙江遠航船舶有限公司并入帆順船業有限公司。莊吉船業亦先后兼并了遠東船業等三家船廠。
“既然溫州的岸線資源是最大軟肋,是否可以考慮造技術含量高的游艇?”日前,一位業界人士給出這樣一個大膽的建議。
溫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船舶業發展,今年上半年,市領導和溫州、樂清兩級發改委、經貿委、港航局、海事局、水利局、海洋與漁業局等有關政府部門領導,曾多次組織前往樂清就船舶工業發展進行考察。
7月4日,溫州、樂清兩級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在柳市舉辦“溫州市船舶企業咨詢服務座談會”。市經貿委行業處處長潘碎權表示,此舉就是要解決我市船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扶持船業發展。
市海洋漁業局相關負責人建議,可考慮向洞頭等地擴張,發展臨港產業,將那邊作為樂清一帶的配套基地轉移。
來源:溫州商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