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原創,作者:章鷹,電子發燒友執行副主編。
1月14日,在深圳寶安區舉辦的2019深圳機器人創新與發展論壇上,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工程學院院長陳長汶教授表示,物聯網浪潮已經全面到來,5g網絡將是物聯網,特別是工業機器人的助推器,5g的三大特征從云端、低時延和可靠覆蓋能力才能讓工業機器人在更大范圍內執行任務。
經典物聯網是1999年kevin ashton定義,是指通過各種信息傳感設備,實時采集任何需要監控、連接、互動的物體或過程等各種需要的信息,與互聯網結合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中國物聯網發展迅猛,物聯網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有視覺傳感器、光傳感器、壓力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基于位置的傳感器、加速器等多種傳感器。
陳長汶教授介紹了現代物聯網應用有六大趨勢:
1、 醫療健康應用
到 2020年, 醫療物聯網的市場規模將達到1170億美元。每年的復合增長率將達到15.1%陳長汶表示,醫療健康應用中,許多視覺傳感器都已經加入其中,有的是體外的,有的是體內的,幫助醫生診斷。
2、 移動終端應用
到2019年底,市場上將有50億臺物聯網設備,到2020年將有250億臺移動設備連接到物聯網上。其中以移動手機作為最主要的代表,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無人機也可以納入,各種各樣的移動終端會被接入物聯網中。
3、定位系統gps應用
ihs預測2020年iot中擁有支持gps定位服務的設備基數為30.7億臺。
“規模很大,gps與視覺有什么關系,gps不僅要知道你在哪里,還要知道你周圍是有什么,衛星和無人機相關遠程跟蹤,用視覺和監控連接起來。我們非常期待在導航和gps中出現革命性的新應用。”陳長汶教授表示。
4、智能汽車應用
gartner預測, 到2020年, 全球將有超過2.5億臺汽車連接到物聯網上。智能汽車前后都有攝像機,所有情況都可以通過傳感器了解,駕駛者可以實現對車輛遠程監控和安全狀況的駕馭。
記者了解到,智能汽車的產業生態可以劃分成汽車硬件、網絡連接、平臺及各領域的應用服務四個主要層次。其中,汽車只是實現運載功能的載體,網絡連接是基礎,應用服務是智能汽車拓展價值的關鍵,而物聯網平臺則是核心。
5、家居安防應用
陳長汶教授認為,家居有了視覺傳感器之后,使用者可以實現遠程監控,各式各樣的視覺傳感器組成的物聯網幫助家居使用者,更好的得到家居預算管理,以更低的成本享受對智能家庭生活的保護。
6、工業制造應用
物聯網是一種全球性趨勢,在中國有中國制造2025,在德國有工業4.0,在美國有工業物聯網(iiot),它們的共同主題是讓工廠和機器變得越來越智能,越來越有意識,而傳感器則為它們賦予這個能力。陳長汶教授引用市場研究機構的數據,指出2020年, 工業企業的物聯網機會可能達到2萬億美元。
工業互聯網是工業體系和互聯網體系融合的產物。筆者之前采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所長敖立,他認為,我國各地企業的工業水平層次不齊,工業變革必須從單點的信息技術應用向全面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變。5g成為工業互聯網業務的重要技術支撐。
香港中文大學陳長汶教授指出,工業機器人和無人機,需要持續地連接和實時地數據傳輸,5g數據在數據速率方面會帶來很大的提升,另外在時延方面以及連接質量方面也會帶來巨大的改善。
他強調說,5g是連接機器人和視頻物聯網的紐帶,他強調指出,具有視覺能力的工業機器人需要通過5g網絡進行云端適配提供更高端的服務;5g的低時延聯網可以實時控制視覺增強的工業機器人的視頻傳感器和其他先進硬件;5g的可靠覆蓋能力可以使視覺增強的工業機器人在更大范圍內執行任務;通過5g網絡,可以設計出與人類員工實時溝通的工業機器人,還有更高層次上的,通過5g網絡,可以設計出對工業機器人集群進行實時協作,最終助力智能制造的實現。
來源:網絡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