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古都西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為某航天發動機制造要使用的非標機床進行公開招標,多家國內龍頭企業、知名高校及研究所到場競標。最終,寶雞賽威重型機床制造有限公司脫穎而出,擊敗了眾多競爭對手,競標成功。
“能夠中標航天科技集團的項目,是對我們技術實力和研發能力的最大肯定。”寶雞賽威副總經理李惠說,“我們為客戶量身打造的數控組合非標專用機床,能夠完成許多異形件的自動化加工,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
除了航空航天領域,寶雞賽威生產的數控組合非標專用機床、特種裝備專用工裝和工具、高放射性廢料處置裝備等三大系列產品,還在汽車制造、工程機械、軍民融合等領域大顯身手。
發力創新
多項技術填補國內空白
“在航空航天、汽車制造等行業,一些零部件并不是通用標準,因此,按照客戶要求,提供相應的‘專用’機床,實現異形件全自動生產,能夠大大節約客戶的用工成本。”李惠說。
1月8日,在寶雞賽威產品實驗室,李惠指著一臺數控多工位回轉加工機床告訴記者:“這臺機器可以實現多型號的零件同時加工,產能大幅提升,而原來一個零件就需要幾臺機器流水線作業。”
sgm318后橋自動線是寶雞賽威另一款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產品,能夠在56秒內完成轎車后橋的全工序加工、檢測、壓裝等工序。目前,比亞迪、上海匯眾等知名企業都是寶雞賽威的客戶。
“航空航天領域的技術要求更高更復雜,國際上技術封鎖嚴重,因此,加大技術創新研發力度,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李惠說。近年來,寶雞賽威每年投入的研發資金都在1000萬元以上,還與西安理工大學共同組建了“理工賽威技術研發中心”。
經過技術攻關,寶雞賽威推出了國內首創的五軸五聯動數控立式、臥式纏繞機以及裝配平臺、測試平臺等,突破了發達國家的技術封鎖,為我國航空航天飛行器關鍵零部件加工提供了重要的裝備支撐。
目前,寶雞賽威已取得國家專利20余項,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企業也被認定為陜西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
軍民融合
企業駛入發展快車道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軍民融合發展。2014年,解放軍某研究院要研發移動式放射源全自動收集裝備,向民營企業敞開了合作的大門。寶雞賽威得知消息后,積極準備,最終達成了合作意向,開啟了“民參軍”之路。
“由于移動式放射源全自動收集裝備是一套高度智能化的裝備,涉及機械、液壓、輻射、電子軟件、車輛、通信等多個方面,為了打好這‘第一仗’,公司組建了專門的技術研發團隊,針對關鍵部分進行集中攻關。”李惠說。
不到一年時間,寶雞賽威完成了移動式放射源全自動收集裝備的研發和生產,實現了從“一張藍圖”到實物的巨大跨越,并且經受住了濕熱、淋雨、爬坡等多項特殊環境下的嚴苛測試。在裝備定型出廠會上,相關專家表示了高度肯定:“寶雞賽威生產的裝備完全超出預期和標準。”
目前,該裝備已經投入使用,寶雞賽威也因此“一戰成名”,在相關領域獲得了高度認可。現在,公司已經取得了全套軍工生產資質證書,其中有兩個證屬于“一類”資格證,這對民營企業來說,殊為不易。
來源:西部網 陜西新聞網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