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是全國唯一一個明確提出要在2030年實現全部新能源化的省份和地區,步伐與一些歐美國家一致,這將對新能源汽車市場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
1月的海南,溫暖如春,潮濕的海風打在臉上,撩人心弦。新能源汽車的春風也吹到了海南。
作為全國首個宣布禁售燃油車,并計劃于2030年前實現全島使用新能源汽車的省份,海南也被新能源車企瞄上。
盡管目前海南省的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并不高,即便在市場快速增長的2018年,海南省的新能源汽車表現平淡,但基于良好的政策環境與自然環境,不少汽車制造商都加快了在海南的布局。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蔚來、威馬、小鵬等造車新勢力已經在海南開店或有明確的開店計劃,而諸如吉利、比亞迪等傳統汽車制造商也在進行店鋪升級改造、產品陳列等行動。
目前,海南省已經出臺了限購、限行等多項政策,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在鼓勵新能源汽車方面,海南當前的配套設施和政策體系仍存在缺陷,例如充電樁的建設力度不足、對外省人員購車的限制等。
海南省推廣新能源汽車的“野心”,在另一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甚至過于激進,“2030年前實現全島使用新能源汽車”不僅意味著禁售燃油車,而且要將現有的燃油車全部換成新能源汽車,一定會付出較大的代價。
造車新勢力入場
海南正在迎來一批年輕的造車新勢力。在1月10日開幕的2019(首屆)海口國際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上,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蔚來、威馬、小鵬都已在海南進行了相對清晰的布局。
蔚來海南省區域總經理孔凡品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18年8月,隨著第一輛車交付,蔚來團隊正式進入海南市場,今年元旦,蔚來中心在海口的第一家體驗店已經開業。
此外,蔚來也在海南逐步完善充電網絡。據介紹,蔚來計劃在海口、三亞、高速上部署換電站和快充樁,1月中旬,除了多臺移動充電車之外,兩個換電站已經可以對外使用。孔凡品表示,預計2019年一季度可以完成成熟的充換電網絡建設。
另一家造車新勢力威馬也不甘落后,加快了在海南的布局速度。一位威馬智行合伙人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他負責的門店已經于2018年8月完成選址,目前店面已經裝修驗收完畢,正等待展車到店,很快就會正式營業。
雖然門店尚未正式開張,但他已經在海南擁有了第一批客戶,新車交付計劃在1月31日之前完成。值得一提的是,威馬此前還與海南省政府方面達成合作,雙方將針對島內外游客自駕游推出新能源汽車旅游租賃業務,計劃三年內在全省投放約2000輛新能源汽車。
除了蔚來和威馬之外,小鵬汽車也制定了在海南的開店計劃:2019年年底將在海口建設銷售門店,以及包含銷售服務、金融服務和自營門店交付服務的綜合門店。
事實上,不光是造車新勢力,傳統汽車制造商也看到了海南市場的機遇。一位吉利汽車的經銷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吉利正在調整在海口市場的布局,向新能源汽車銷售傾斜更多資源。
據了解,吉利目前在海口有三家4s店,但一家只銷售新能源汽車的4s店即將在年前開業,目前已經建成,正在裝修。而對另外三家門店,吉利也會要求經銷商進行“轉型”,在店內對新能源汽車開設獨立展廳。
獨特的海島市場
造車新勢力們紛紛涌入海南,一方面是他們自身發展階段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海南的自然環境和產業政策。
孔凡品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海南擁有良好的氣候條件,能夠讓電池活性始終保持在較高的水準;空間上又相對獨立,環島距離數百公里,具備大規模使用新能源汽車的可行性;另外,在整體的政策和方向上,新能源汽車也和海南十分匹配。
2018年,中央部署了在海南全島建設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業內人士認為,新能源汽車利好消息和政策傾斜,將帶來巨大可持續發展的市場潛力。
上述威馬智行合伙人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海南是全國唯一一個明確提出要在2030年實現全部新能源化的省份和地區,步伐與一些歐美國家一致,這將對新能源汽車市場起到很好的帶動作用。
艾爾西汽車市場咨詢(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凌也認為,海南是個封閉的島嶼,實施新能源化干擾較少,同時島上面積可控,有利于充電樁規劃布局,2030年實現全面電動化完全可以。
不過,海南的汽車市場并不大。數據顯示,海南一年只有十幾萬輛的銷售規模,2018年前11個月,全省車險數量約為11萬輛。新能源汽車市場則更小,一個可以參考的數據是,去年8-12月發放的新能源汽車指標月均只有368個。
2018年8月1日,海南省開始實施“限購”政策,在“科學合理控制小客車保有量”的指導下,規定新能源小客車增量指標通過排號方式取得,其他小客車增量指標通過搖號或競價方式取得。
在增量指標申請方面,政策明顯傾向于新能源汽車,這也被視為海南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項重要配套政策。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多位經銷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拉動作用有限。
海口一位比亞迪汽車經銷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限購”影響不算太大,從增量指標配置結果來看,新能源汽車每個月給出的指標常常是用不完的。
據統計,從2018年8月1日起至2018年12月26日,海南省發放的普通小客車增量指標“中簽率”約為80%,而新能源小客車的計劃配置指標利用率則只有82%,這直觀地表現出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謹慎和觀望態度。
上述比亞迪經銷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去年,在他負責的門店中,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有大約六成的增長,但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意愿增強,更多是因為此前海南曾表示要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很多人擔心,國五的車很快就會貶值。”
需要指出的是,和國內很多其他計劃提前實施國六的地區一樣,由于產業條件、市場條件尚不成熟,海南也將執行國六標準的時間節點推遲到2019年7月1日。
配套政策需完善
在業內人士看來,海南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在政策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層面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多位汽車銷售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限購政策在限制傳統燃油車的銷售之外,也限制了新能源汽車的銷售,在不影響政策執行的情況下,如果能對新能源汽車采取差異化的方式,將更有利于海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
整體來看,除了申請指標的方式,海南的限購政策并未對傳統燃油車和新能源汽車作出明顯的區分,但在業內看來,新能源汽車符合海南的長期規劃,應當有一定的“區別對待”。
一方面,海南在控制總量的指導下,提高了申請增量指標的要求,對于外地戶籍人士,無論是購買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需持有居住證,并累計繳納48個月或者連續繳納24個月的社保。
孔凡品指出:“海南有不少長期定居的人們,但戶口不在這里,社保也沒有繳滿兩年,是不是可以通過一些方式,讓這部分消費者也能購買新能源汽車呢?”
另一方面,限購政策實施后,除了外地戶籍人士購車有障礙之外,本地居民要買第二輛車也非常難。上述比亞迪經銷商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我們也很頭疼,如果這個政策放開就好了,比如我有一輛燃油車了,我想再買一輛新能源汽車,這不是很好嗎?這也是大力推廣新能源,但現在的政策下就不太方便。”
除此之外,充電樁少、充電站分布不合理等現狀也在制約海南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上述威馬智行合伙人就對記者表示,在他們做業務的過程中,有些小區物業甚至不支持充電樁的安裝,以各種理由推諉,他認為切實推動對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的建設也非常重要。
從海南省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要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車壓力不小。事實上,此前海南就在出租車領域推行新能源汽車,但因為續航里程限制、充電設施不足等原因,首批投放運營的電動車使用率只有不到四成。
來源:百家號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