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實地采訪,很難使人相信,昔日只有幾家農機生產廠家的廣西容縣,如今已擁有農機生產企業65家,共有員工3200多人,生產微型手扶拖拉機、耕田機、耕整機、耕作機、施耕機、機動脫粒機和人力水稻脫粒機等40多個農機品種,全縣農機企業年生產農機20萬多臺,總產值達4億多元。今年1-7月,全縣生產各種農機12.4萬臺,銷售收入2.76億元,稅收1916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42.3%52.6、%和40.2%。一個農機產業集群在容縣初步形成。
市場催生農機城
近年來,隨著農民收入逐步增加,國家對農民購買農機實行補貼的政策出臺,全國農機市場的銷勢逐漸趨旺。根據這一市場變化,容縣縣委、縣政府首先引導該縣原有農機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廣西雄飛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該縣農機生產龍頭企業,技術力量比較雄厚,生產的農機較為適合全國各地市場需求。該縣引導該公司及時增加投入,通過技改和擴建擴大生產規模,不斷開發新產品。3年來,該公司投入3000多萬元進行技改和擴建廠房。2007年,雄飛公司微型手扶拖拉機、耕田機和旋耕機的產銷量突破3萬臺,比2004年翻了一番多。其次,號召社會經濟能人利用民間資本和通過農村信用合作社貸款大上農機項目。3年多來,全縣40多位經濟能人共投入3.6億元,分別興辦了容縣新橋微拖廠、容縣大成農機廠、容縣美堅機械廠、容縣五豐機械有限公司、容縣宏興機械有限公司、容縣五星機械廠等40多家農機企業。如本縣一位投資商于去年7月投資2200萬元,在容縣經濟開發區建起占地16畝的容縣大成農機廠,主要產品有不同型號的脫粒機和耕整機。由于產品具有結構緊湊、重量輕、外形美觀、操作簡便、維修容易等特點,深受市場歡迎。三是引進外資上農機新項目。浙江省溫州市多位投資商通過考察,投入8500萬元在容縣經濟開發區興辦廣西玉林瑞眾機械有限公司,根據市場需求推出了不同型號的微型手扶拖拉機、耕整機、坐耕滾田耙等8個產品,年產量近2萬臺,全部銷往華南各地和東南亞市場。今年1—7月,該公司產銷各種農機1.4萬多臺,比去年同期增長4成多。
創新發展市場寬
容縣農機生產廠家不斷增多,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及東南亞各國,完全是創新發展的結果。
早在2004年,廣西雄飛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就派員到區內外進行市場調查,廣泛收集用戶意見,制定了“經營一代,構思一代,研制一代,生產一代”的新產品發展思路。幾年來,該公司多次組織技術攻關,除對本公司生產的“雄飛”牌微型手扶拖拉機不斷進行技術改造,使其質量好上加好外,還根據用戶要求,成功地推出1z—31耕作機和“新式旋耕機”、“微型農用掛車”等系列產品,滿足了不同地區、不同客戶的要求。今年1至7月,該公司產銷“微拖”系列產品3.3萬臺,銷售收入7800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一倍多。此外,新橋、宏興、五星、雅通等農機企業為了不斷開發適合市場需要的新產品,重金從區內外聘請了多位農機專家長期駐廠,專家經常同企業領導及工人研究產品更新換代問題。如宏興機械有限公司聘請了一名退休的機械制造工程師當技術顧問,研制了hx—21微型手扶拖拉機、1z—31耕整機和1z—41耕整機等系列產品,由于這些農機重量輕,操作靈活,容易維修,特別適用于有坡度、田塊小、道路窄的山區的耕耙作業,因而深受丘陵山區農民歡迎。
惠農政策旺農機
容縣農機產業集群式發展的路子越走越寬,還與農機推廣和經銷部門的優質服務以及國家和地方的購機補貼分不開。自治區農機推廣部門每年均分別在全區各地召開2至3次農業機械現場演示會,幾乎每次都有容縣農機生產廠家研制的產品參加演示。通過現場演示,不少客戶紛紛到廠家訂貨。容縣農機推廣站更是把向農戶推廣農機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職責。他們經常派出工程技術人員同生產廠家一起研究農機產品的技術改造問題,并在縣內各鄉鎮經常召開農機使用現場演示會,把經過試驗適合本地使用的農機介紹給農戶。自治區農機公司和容縣農機公司對各農機生產廠家大力支持,全力經銷質量好有市場的農機產品。此外,近年來,中央、自治區、市和縣財政都給購買農機的農民給予補貼,加上廠家讓利于農,一臺“微拖”價格僅2000多元,除了國家和地方補貼,農民負擔不重,因此,農民購買農機的積極性越來越高。目前,容縣共有各種微型手扶拖拉機、耕田機、耕作機、耕整機等“微拖”1.4萬臺,各種類型脫粒機14萬多臺,全縣平均11戶農戶有一臺“微拖”,1.1戶農民有一臺脫粒機。今年夏收夏種,全縣25.6萬畝早稻都用收割機收割或用脫粒機脫谷,8成以上稻田實現機耕,從而有效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為不違農時搶上季節完成“雙搶”任務,確保糧食增產創造了條件。同時,也進一步帶旺了農機市場。
秦崇廣 封之浪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