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價格飛漲、銀根緊縮的宏觀背景下,不少企業發展速度放緩,南海力豐機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蔡萬忠昨天卻透露,該公司預計今年訂單有40%到50%的增長,目前正新建廠房準備擴產。
力豐機床是中國鈑金機械行業龍頭企業,目前在南海、上海、山東三地設有生產基地,其生產的集裝箱生產設備在國內占有率達到50%以上。
蔡萬忠說,今年的宏觀經濟形勢對該公司影響最大的因素有兩個:一個是銀行貸款的加息吞噬了企業的部分利潤;另一個是鋼材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我們每年采購鋼材需要花費1.5億元左右,鋼鐵占產品成本的60%左右,但是今年的鋼鐵價格對比2003年已上漲了70%多”。
“盡管經濟調整使部分企業倒閉、停產,但是好的行業和企業仍然會擴大投資,購買我們的設備,所以我們的銷售受宏觀形勢影響不太大。” 蔡萬忠介紹說,今年上半年力豐機械的銷售收入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在訂單刺激下,南海力豐正在廠區內新建廠房,同時計劃把以前出租出去的廠房收回自用,“等到明年購買設備投產,就能使總產能增加20%到30%”。另外,因為看好行業前景,力豐還計劃借鑒汽車銷售模式,在機械裝備行業率先組建4s店。
為何在大多數企業不得不收縮戰線的時候,力豐卻能“逆勢”擴張?蔡萬忠認為這主要得益于自主創新,企業利潤能保持在一定水平。“每年我們都會將科研經費維持在公司利潤的3%左右。” 蔡萬忠介紹說,力豐在佛山、上海和山西長治三地均設立了研發機構。從2006年開始,力豐大力調整產品結構,將重心轉移到高附加值的數控設備和重型設備上,逐漸淘汰低端產品。
與力豐“逆勢”擴張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以來佛山不少小型機械生產企業的倒閉。佛山市機械裝備行業協會秘書長吳志平分析認為,這主要是因為這些企業產品的附加值不高。佛山相當大部分的企業缺乏自主研發的能力,僅能做一些低端設備的組裝,而高附加值的芯片只能從廣州或國外采購,遇到生產成本上揚,企業無利可圖,就只好關門。
來源:佛山日報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