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展強國富民
——中國兵器北方重工集團實踐科學發展觀紀實
內蒙古北方重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骨干成員單位,國內民用特殊鋼大型鍛件機械加工重要企業和國內最大的重型非公路礦用汽車生產基地之一。經過50多年的發展,公司已具備特種鋼冶煉、鑄鍛造、熱處理、機械加工和總裝調試等能力,技術力量雄厚、科研手段完備、綜合加工能力強,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科研試驗基地以及兵器工業一級理化實驗室、國家第94號試驗室。通過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和2000版換版審核、iso14001國際環境體系認證、ohsas18000國際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近年來,公司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踐行“鑄強國利劍,造富民堅犁”的企業宗旨,以提升發展能力、打造百億集團為目標,走出了一條持續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的又好又快發展之路,為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持續發展堅持好中求快打造百億強企
在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經濟全球一體化趨勢日益加快的今天,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形勢,誰先出手,誰出手快,誰就能在競爭中贏得主動,搶占先機。實踐永無止境,發展未有窮期。1999年以來,北方重工集團在完成扭虧脫困、調整發展的歷史重任之后,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透視北方重工集團的發展歷程,可以清晰地看到公司持續快速發展之路:公司三屆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員工,利用12年時間,分三個階段,把公司1998年銷售收入不足3億元的企業,將打造成2010年的百億集團。
扭虧脫困筑根基
“九五”末“十五”初,是國內經濟增長低迷、裝備制造業走入低谷的特殊歷史時期。面對軍品任務銳減、民品尚未形成主導產品、企業社會負擔沉重的特定歷史問題,公司采取了“劃小核算單位”、“分立改制”、“軍民品分線”、“加快民品發展”等一系列正確有力的措施,走出了一條求生存、謀發展之路,掀開了北方重工集團發展新的一頁。公司的銷售收入由1998年的2.34億元,增長到2003年的14億元。1999年至2003年的五年,公司基本完成了扭虧脫困的重任,為打造百億集團奠定了初步基礎。
調整發展譜新篇
2004年以來,公司牢牢把握裝備制造業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機,緊緊抓住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堅持發展目標不動搖、堅持發展力度不減弱、堅持發展勁頭不松懈,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步入了調整發展的新階段。四年來,公司的經濟總量由2003年的14億元躍升至2007年的60億元,員工人均年收入由2003年的13046元增長到2007年的22153元,創造了年均增長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發展速度。這四年是公司發展最快、企業面貌變化最大、社會形象聲譽最好、員工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之一。
同時,公司通過不斷加大產品整合、組織機構整合和人力資源整合,為持續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產品整合上,從根本上改變了多年來民品多而散、小而弱的格局,形成了礦用車及工程機械、特種鋼及延伸產品、煤礦綜采設備、鐵路配件、改裝車五大板塊民品。2005年,公司提前三年實現了兵器工業集團軍民品結構比例3:7的要求,民品對企業發展的貢獻率進一步增大。在組織機構整合上,2004年以來,公司凈減了26個單位、部門,搭建了專業化經營的管理框架。在人力資源整合上,公司推行“3+x”、“a+y”新型用人模式,對在崗員工實行“末位調整制”和內部用工流動制,有效地調動了員工的工作主動性和創造性。2004年以來的快速發展實踐充分表明,北方重工集團具備了向更高目標攀登的實力和能力,奠定了大步前行的堅實根基。
進軍百億展宏圖
進入2007年,公司一方面保持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另一方面,兵器工業集團和地方政府進一步加快發展步伐,公司面臨著大發展、快發展的巨大壓力和嚴峻挑戰。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只有適時調整發展目標和發展速度,向新的更高的目標奮進,才能完成歷史賦予的光榮使命。公司領導班子用發展的眼光、創新的思維、超越的氣魄重新分析和審視發展目標后,提出了“提升發展能力,打造百億集團”新的發展戰略,并指出這是“形勢所趨、發展所需、干部所為、員工所盼”。
在一屆三次職代會上,公司確定了“十一五”新的奮斗目標:著力提升發展能力,著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堅持好中求快、快中求優,力爭到2010年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全力構筑軍用武器裝備、特殊鋼及延伸產品、礦用車及工程機械三大核心業務,實現打造百億集團的宏偉目標。
2007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60億元,向打造百億集團的宏偉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目標是前進的動力,只有高起點,才能有大作為。從扭虧脫困到調整發展再到打造百億集團,公司志存高遠、勵精圖治,不斷刷新發展速度,跨越發展高度,企業正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破浪前行。創新發展堅持技術進步提升競爭實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擁有超前領先的核心技術,是企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制勝的法寶。經過50多年的建設、發展,公司掌握了獨步相關行業的核心技術,在發展高新武器裝備、繁榮地方經濟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特”———特鋼冶煉技術國內一流
公司已成為集冶煉、爐外精煉、電渣重熔、鍛造、機械加工、熱處理和無損檢測于一體的綜合性特殊鋼大型鍛件生產供應基地。國內一流的技術裝備,造就了公司特殊鋼產品在模具鋼、軸類、電站產品、鑄管模等產品上的卓越品質。由華中理工大學和公司共同研制生產的高強韌性、大截面熱鍛模具鋼,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生產的高于國家標準要求的機車曲軸、汽輪機軸、牽引電機軸等軸類件,市場看好,其中,機車用曲軸光坯系列產品居國內外同類產品領先水平,填補了自治區空白。超高壓鋼管的研制成功使我國躋身于世界5個能生產此類產品的國家之列。生產的離心鑄造球墨鑄鐵管管模,占據了國內鑄管模市場的半壁江山,獲得了自治區名牌產品和全國用戶滿意產品等多項殊榮。特別是近年來,公司研制成功了p91、p92、p23、wb36等鋼種,用這些鋼種生產的高壓鍋爐用厚壁無縫鋼管,打破了國外公司對我國實行的技術壁壘,成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拳頭產品。今年以來,公司與國內三大動力集團上鍋、哈鍋和東鍋簽訂的厚壁無縫鋼管合同累計已達12億多元,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重”———重型礦用車笑傲市場
2006年以來,由北方股份生產的mt3600b型172噸和mt5500型360噸電動輪礦用車先后交付包鋼白云鐵礦和神華集團準格爾黑岱溝露天煤礦使用,使北方股份成為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夠在同一工廠、同一條生產線上生產三大系列全線產品,即:25-100噸機械傳動礦用車、120-360噸電動輪礦用車、23-42噸鉸接式自卸車的工程機械制造商。技術生產能力跨越歷史新高。北方股份的產品市場分布在國內七大行業,100多個礦山和工地,其礦用汽車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75%以上,為國家各大重點工程的主力裝備,并遠銷至蒙古國、巴基斯坦、伊朗、蘇丹、印度尼西亞、緬甸、津巴布韋等16個國家,是我國礦用汽車行業的龍頭企業和“巨無霸”。
北方股份設備先進,78%的設備是從德國、美國、英國等國家進口的。開發、制造、銷售各種型號的特雷克斯(terex)牌非公路(或工礦兩用)自卸汽車居于國內市場絕對領先優勢。公司不斷引進terex的最新技術,始終保持著與terex技術的同步,同時和多所高等院校進行聯合開發新產品,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路子。經過幾年經驗技術的沉淀和不懈努力,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3303b、3305f等系列礦用自卸車,獲得了兵器工業集團科技進步一等獎、內蒙古自治區科技進步二等獎及“國家重點火炬計劃項目”等各種獎勵,三年實現銷售收入300多臺、16億元,成為產品研發的成功典范;研發的tr50礦用自卸汽車是高新技術機電液一體化產品,具有多項世界先進技術,特別是在排放標準上達到歐美發達國家標準,具有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最新研制的22噸級旋挖鉆機項目,該機型動力頭扭矩大、工作穩定可靠,成孔直徑和深度均為同類機型之最,成孔深度可達85米。經過短短的三年時間,北方股份的旋挖鉆機就已經進入到國內同行業的前列。
“專”———軍工技術術業有專攻
作為國家骨干保軍單位,公司緊緊抓住近幾年國家“高新工程”落戶公司的有利契機,大幅度提高自身在相關領域的技術裝備水平。2004年,公司從奧地利引進了機器人焊接工作站,公司科技人員結合企業實際,對該設備增加了技術創新內容,使這一設備的性能遠遠優于國內其他擁有同類設備的廠家。焊接的工藝、質量、穩定性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
公司全套引進了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表面處理技術設備,鍍鉻、達克羅涂覆、陽極氧化等多條生產線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其中,大件鍍鉻的工藝技術水平堪稱亞洲一流。公司在鍛造精度、自動化程度及抗偏心荷載能力等方面擁有行業領先優勢。獨特先進的深孔、長桿加工工藝能力具有國際水準。
公司利用獨有的軍工技術和能力,新上了民品項目,即厚壁無縫鋼管垂直擠壓生產線和風力發電項目。厚壁無縫鋼管垂直擠壓生產線的建成將填補國內空白,技術世界領先。該項目是全球首臺首套、目前世界最大的垂直擠壓機,項目投產后,將徹底改觀軍品和民品用大口徑厚壁無縫鋼管或型材的國內國際市場格局,是一項為民族爭光、為國家爭氣、為國防科技工業添彩的重大工程;風力發電項目使公司成為國內風機主軸的重要生產商,該項目達產后具備年產風機400臺(套)、產值40億元的能力。民品新上項目,既是公司技術創新的產物,也是公司今后經濟增長的重要依托。
科技興企,人才先行。為營造科技創新和技術進步的良好氛圍,公司出臺了《北方重工集團加快科技發展、實施科技強企若干決定》,出臺了23條科技強企政策,設立了“科學技術獎”和“企業技術進步獎”,重獎在科技創新和工藝技術進步中有突出貢獻的科技和技能人員。公司建立了科技、技能帶頭人制度<
以上是網絡信息轉載,信息真實性自行斟酌。